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靈巧高質:Sony A7C 測試

文、攝、片 :Stephen
協力:Brian
Model:Yumi Chan(非記者會模特兒)

流傳了接近一個月,Sony A7C 終於登場,並成為全球最細的全片幅無反相機,有望與 Canon EOS RP 和 Nikon Z5 抗衡之餘,官方亦希望借助 A7C 在體積上的優勢,可以吸納到部分過往使用 APS-C 片幅,以至是大型 Micro 4/3 機身的用家垂青。雖然 Sony 今次沒有清楚交代新機 A7C 名字中那個 "C" 的含意,但是姑勿論閣下是解作 "Compact" 定抑或是 "Cheap",相信簇新的 A7C 都會為影友對 Sony 機有全新的體驗。

APS-C 無反外型,全片幅拍攝質素
一般人覺得相機片幅大,機身外型也會按比例的放大,不過事實上卻又因為產品的定位和級別而有所不同。無反相機發展至今近 12 年,屬 "King Size" 的細片幅無反相機近年也愈來愈多,而那邊箱的全片幅無反相機卻愈出愈細,希望吸引追求高畫質而又希望保持系統機動性的影友踏上全片幅無反之路,像 2019 年的 Canon EOS RP(淨重 485g,連電池)和在今年 7 月發表的 Nikon Z5(淨重 675g,連電池)就是其中的代表。今次 Sony A7C 以相同的戰略搶攻市場,主要目標為仍是使用 APS-C 片幅和 Micro 4/3 系統無反的用家,不過以類近的機身尺寸和功能,簇新的 A7C 自然較 Canon EOS RP 和 Nikon Z5 更加吸引。Sony A7C 的外型相當輕巧,淨機身僅重 424g(連電池 509g),較 A7 III 的 650g 輕了近 35%,加上 Sony 是次將過去同廠全片幅無反的軍艦部分完全削去,讓 A7C 幾乎變成「平頂」的旁軸相機模樣,與自家的 APS-C 片幅無反相機幾乎同一風格,沒有 EOS RP 和 Nikon Z5 的累贅感,徹底改變部分用家覺得全片幅無反一定有相當「斤兩」的既有思維。除了在機身下苦工「消脂」外,Sony 亦一併為 A7C 推出全新的套裝鏡 FE 28-60mm F4-5.6(文末有鏡頭的獨立介紹),這支套裝鏡配上 A7C 後的總重量只有 676g,較 Canon EOS RP 或 Nikon Z5 最輕巧的套裝組合(Canon:880g、Nikon:870g)更具機動性,從整個 "Package" 來看,Sony 今次的「消脂」行動來得更徹底。

▲A7C 的尺寸對比規格類近的 A7 III 明顯縮了一個碼。
▲A7C 是擁有 APS-C 片幅小巧機身的全片幅無反相機,外出攜帶也十分方便,只需小型的相機袋就可以享受拍攝樂趣。(圖為 National Geographic Iceland 2in1 Camera Shoulder/Hip Bag)
▲若非前方掛有 7C 這個「招牌」,驟眼看新機與 Sony 自家的 APS-C 片幅無反相機甚為相似。
▲過往 Sony 的全片幅無反相機的機身接環會以橙色點綴,今次 A7C 卻一反常態,改以黑/橙為主調,廠方沒有交代這種改變的原因。

保留電子觀景器,可惜體驗一般
A7C 修身成功,整個設計概念都是以輕巧為首要目標,雖然沒有專業機的軍艦部分,但是 Sony 就沒有因此而犧牲了電子觀景器,A7C 的電子觀景器被移至機背左方,與 Sony 自家的 A6XXX 系列 APS-C 片幅無反相機的做法非常相似。可是,為了遷就機身的高度,A7C 的 236 萬像素電子觀景器為 0.39",而非是 A7 III 的 0.5",特別是配戴眼鏡的小編覺得 A7C 電子觀景器的觀看體驗只屬一般,難以像 A7 III 等高階機長時間使用,個人覺得大多會在光線猛烈而又難以檢視機背 LCD 才會用上 A7C 的電子觀景器。不過,這類輕巧的仿旁軸相機設計的無反機大多有類似的問題,小編覺得這個電子觀景器純粹是方便在規格上與同級機種較勁而已。另外,A7C 的電子觀景器不像 A6400 或 A6600 提供大眼杯來提高舒適感,如比較 A7C 和 A6600 電子觀景器的視點,就會發現 A6600 的電子觀景器之視點達 23mm,較 A7C 的 20mm 長,故 A7C 的用家需要將眼睛更加貼近觀景器才可以檢視整個畫面。

▲與 A7S III 一樣,A7C 使用側揭式多角度觸控屏幕。
▲手柄位置不算很厚,加上蒙皮材質不算吮手,個人覺得手感比 A6600 的高階 APS-C 片幅無反還要差。
▲A7C 使用 0.39"、236 萬像素電子觀景器,使用體驗較 A7 III 的 0.5"、236 萬像素 EVF 的遜色。

操控感略為失色
A7C 的機身輕巧,不過就沒有影響相機的可靠性,新機的機械快門壽命達 20 萬次,至於機身物料與 A7 III 般同樣以鎂合金物料打造,亦提供防塵防水滴設計,配上 FE 28-60mm F4-5.6 使用可謂相當 Perfect Match。A7C 的 5 軸機身防震系統同樣重新設計,新組件較其他機種使用的更輕巧,但就可以提供 5 級防震能力,若要對比使用鏡身防震的 Canon EOS RP,Sony A7C 與同樣用上機身防震的 Nikon Z5 自然看高一線。操控方面,作為 A7 III 的迷你版,小編建議使用 A7C 的應該要有多一點的心理準備,特別是考慮將 A7C 作為副機的 Sony 用家。因為 A7C 的 "C" 自定功能鍵的數目只有一個,較部分 A6XXX 系列的 APS-C 無反還要少,雖然像 A7C 的 AF-ON 按鈕和拍片按鈕亦可指定作其他拍攝功能,但是大家都應該知道用法與正常的 "C" 自定功能鍵是有分別的,至於手柄上也沒有 A6600 的前轉盤,調校光圈快門需要配合後轉盤和機背的滾輪,用慣高階 A7/A9 系列的機主或要多點時間適應。另外,今次 A7C 是 Sony 第二部用上側反式多角度觸控屏幕的全片幅無反相機(第一部為 A7S III),論高低角度取景和自拍都十分方便。不過,Sony 沒有在 A7C 上引入像 A7S III 的全新選單系統,選單操作也沒有觸控功能,對於這部利用講求反芒自拍體驗的,無疑是失色不少,似乎亦都引證早前 Sony 表示只有相機內置 BIONZ XR 影像處理器才能夠支援新選單和操作介面的論調。

▲使用 NP-FZ100 鋰離子充電池,拍攝相片的續航力達 740 張(使用 LCD,CIPA 標準)。
▲模式轉盤與 A7 III 的一樣,沒有像簇新的 A7S III 加入鎖定按鈕。另外,攝錄鍵的樣式與 A7S III 一致,同為紅色的空心圓形。
▲機背按鍵大部分都可以單手操控,惟獨 Menu 鍵的位置對於手形較小的影友相當不便。

承傳 A7 III 核心拍攝規格
雖然操控未如高階玩家的心意,但是拍攝機能上,Sony A7C 就沒有欺場,完全是入門的定位換到高階機的拍攝規格。A7C 使用 2,400 萬像素 Exmor R 全片幅 CMOS 感光元件,在 BIONZ X 影像處理器下,A7C 的標準感光度範圍為 ISO 100 - ISO 51200,並可擴展至 ISO 50 - ISO 204800,與 A7 III 一樣,感光表現亦略勝 Canon EOS RP(最高感光度 ISO 102400)和 Nikon Z5(最高感光度 ISO 102400),而即使在拍片的話,A7C 亦可以用上高達 ISO 102400 感光度,對在室內昏暗環境下拍 Vlog 的用家有更大的用處。對焦系統方面,A7C 承傳 A7 III 的 693 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和 425 點對比度式自動對焦點,可以涵蓋 93% 的影像範圍,而新機亦支援動物眼部檢測自動對焦和即時追蹤功能,配合高達 10fps 追焦連拍,不會錯過重要的畫面,大勝 Canon EOS RP 的 4fps 追焦連拍(固定焦點為 5fps)和 Nikon Z5 的 4.5fps。不過,A7C 的機械快門最高只有 1/4000 秒,不及 A7 III 的 1/8000 秒,雖則在電子快門模式下可以用上 1/8000 秒,惟 A7C 的果凍效應問題明顯,要用上 1/8000 秒電子快門還要好好選取拍攝題材,避免畫面傾斜或變形的情況出現。

▲A7C 的多介面熱靴(MI 熱靴)亦增加了數碼音訊介面,可配合擁有 8 個收音單元的原廠 ECM-B1M 指向性收音咪使用。
▲採用單 SD 卡插槽設計(支援 UHS-II 格式),而且卡槽位置設置在收音咪、耳機端子的一端,取態相當奇特。
▲A7C 的自定按鈕數目嚴格上只有一個,比 A6600 還要少。
▲A7C 的果凍效應問題明顯。(ISO 40000、F5、電子快門 1/800s)

下一頁:影片 Eye AF 示範、樣本照片及感光度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市場早前曾盛傳 Nikon 會在未來一兩周內發表 Z6 III,令今個月中的相機市場非常熱鬧,業界如此一窩蜂在短時間內齊齊公佈新品,以傳統非大型國際性攝...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學會曝光等基本理論,是時候要拿起相機實踐,但不知如何入手?何不先了解構圖技巧!構圖除黃金分割以外,還有甚麼技巧?原來相機水平儀不可盡信?今...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日本黃金周長假期剛結束,上班族陸續回到工作崗位。假期結束不單人會感到失落,也許連水族館內的皇帝企鵝亦有相同感覺。有網民拍到皇帝企鵝孤獨地站...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等到天荒地老,還以為 Honda 已經忘記了 Freed。這輛熱銷的 MPV 大改款版本終於有新消息!由於要面對競爭對手 Toyota Sienta 的挑戰,這次 Freed 的...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HUAWEI P70 Ultra 國際版尚未推出,不過測評機構 DxOMark 已經率先為大家測試其拍攝質素。結果 HUAWEI P70 Ultra 不負眾望,以 163 總分成功登頂。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今年年初,全球知名的 YouTuber Marques Brownlee 收來 2023 年推出的 20 款手機作盲測,結果定價大約是 HK$3,600 的 Google Pixel 7a 成為冠軍。...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Netgear 繼去年推出品牌首款 WiFi 7 Router —— Nighthawk RS700S 後,Mesh WiFi 7 Router Orbi 970 系列亦終於宣佈在港發售。一套三隻的 RBE973S...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平板電腦市場兩極化,一端是有筆電效能,可以當真正筆電使用;另一端主要針對睇片及娛樂使用。HONOR Pad 9 從定價為 HK$2,299 起,已清楚反映它是款... (繼續閱讀)
1 日前
隨著 SSD 價格愈來愈平,加上體積上的優勢,又沒有像硬碟內建容易受損的機械組件,故令更多影友都會改用流動 SSD 為大量影像進行備份。SanDisk 的母... (繼續閱讀)
1 日前
繼比亞迪的騰勢 D9 和極氪 009 後,最新確認會在香港推出右駕版本的會是小鵬 X9。雖然香港版 X9 還未看到真身,亦不知道香港車價和車內配備是甚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