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由 FF「升級」至 APS-C?買 Canon C70 的迷思+初步試用

文、攝︰stranger

相信不少中小型攝錄師都跟我們一樣,現時主要以全片幅無反相機作為拍攝用途。如果要升級器材的話,Canon Cinema EOS專業系列的新成員 C70 會是好選擇嗎?

以專業系列來說,C70 大約 $42,000 的定價是 Cinema EOS 系列中第二便宜,體積卻是最細小的,加上首次用上 RF 接環,理論上很適合現時的 EOS R 系列無反用家。不過有些用家一聽到 C70 是 Super 35mm 規格 (接近 APS-C 片幅) 而非全片幅、沒有 RAW 拍攝、沒有機械防震等,不禁疑惑起來︰「點解好似仲差過部 EOS R5?」


▲ 機身不設 EVF,但 3.5 吋觸控屏幕有多角度翻揭試設計,用起上來跟無反相機接近。

小編都是FF無反用家,用這些專業攝錄機的時間不算多,於是趁手上有部 C70 可試用半天,初步試用之餘亦嘗試找找些資料,看看對於我們這些用家來說是否合用。


▲ C70 跟 EOS R6 尺寸大小比較。

首先 C70 的感光元件雖然非全片幅,但卻不是一般 APS-C 無反的感光元件,而是採用了 DGO 雙增益輸出的設計,每一個像素點都有兩粒感光二極管,每個像素能輸出兩個不同 Gain 的訊號,所以就能提供較高的動態範圍以及較低的底噪,跟 Dual Native ISO 雙原生感光度是不同的原理,應用情況也不同。再加上可以提供 16 級以動態範圍的 Canon Log 2 以及 800% 動態範圍的 Wide DR 模式,對於中小型製作來說已經十分夠用,亦可減低對 RAW 拍攝的需求。


▲ Rec.709


▲ Canon Log 2 graded


▲ Canon Log 3 graded


▲ 影片感光度測試

不過 Super 35mm 片幅較 FF 小是事實,用 RF 鏡頭會有 crop,景深亦沒有那麼淺。Canon 特地推出了一個 0.71X 的 EF-RF speed booster 轉接器,用 EF 鏡時可以變回全片幅視角,更能提升一級光圈值,到底用 RF 鏡好還是 EF 鏡好,這時又好像有點搞不清了。另外這個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就已剛好是 4K 拍攝的像素,沒有一點 over sampling 的餘地,不似 R5 般可以用上 8K 作 over sampling,再加上 R5 必要時可拍 8K,論極致拍片解像力也是不能跟 R5 比,當然也不能拍高解像相片。


▲ 使用 RF 鏡頭時,每級光圈之間可以極小間距調較,而且調較可在觸控屏幕上進行。

但令人聞之色變的過熱問題,由於有散熱風扇幫忙,在 Cinema EOS C70 身上應該不會出現,事實上小編試用到幾乎無電也未遇到這個問題。再加上 C70 能夠使用容量較大的電池,這代表 C70 是能夠讓你用最佳質素拍足全日的攝錄機,以攝錄用途來說是較穩陣的。


▲ 機身內置散熱風扇,不怕出現過熱問題。


▲ C70 能使用 BP-A30/BP-A60 電池,使用 BP-A30 約可攝錄 200 分鐘。

另一個小編平時拍片最怕遇到的問題是線材問題,收音咪、HDMI 壞頭壞線可說謂家常便飯,小編的團隊常帶多條線用作後備。C70 就能提供 2組 mini XLR 聲音輸入端子,加上 full size 的 HDMI 頭,拍起上來也少了提心跳膽的感覺。


▲ 將所有連接端子揭開給大家看。


▲ 兩個 SD 卡槽都能對應 UHS-II 規格。

對於用慣無反的小編來說,最用不慣 C70 的地方應該是 AF 操作。雖然說有 EOS iTR AF X 對焦功能,AF 區亦可以用到畫面 80%,但同一時間能使用的對焦範圍卻只有不算大的一個對焦區,不能像使用 R5 般使用全區域對焦,中間又可以用手指一點就自動追住主體對焦,C70 是不能這樣操作的。你可以用手指戳戳這個 touch mon指定對焦框放在甚麼地方,然後讓 C70 在這個框內找尋主體對焦,主體走出這個框後就要用手指轉換一下對焦框位置。

惟一可以用到 focus tracking 的,就是使用臉部對焦,但感覺上 C70 的臉部對焦沒有 R5/R6 般靈敏,主角載上口罩、臉孔太遠或太側的話有時會認不到臉孔,背向鏡頭就只能用畫面的普通對焦框了。

另外大家可能還留意到 C70 跟其他 Cinema EOS 一樣只用上五軸電子防震,而非 R5/R6 的機械防震。雖然使後會有少許剪裁,但配合鏡頭的 IS 防震用起上來還是相當穩定的。而且只重 1.17kg 的機身,裝上 Gimbal 使用亦游刃有餘,穩定性方面亦算令人放心。

雖然價錢上 C70 在 Cinema EOS 系列中比 C200 更便宜,但性能上卻貼近 C300 Mark II,包括 DGO CMOS、16 級動態範圍、4K 120P、臉部對焦等,最主要分別就是沒有 RAW 攝錄罷了。另外小編也希望這類機最好有內置的 EVF,在陽光猛烈時也可看得清晰點吧。


▲ 機頂或機背都沒有獨立資料顯示屏,一切資料都要靠機背屏幕讀取。


▲ 內置 ND 減光鏡,提供 ND 2 -10 的減光效果,大家在猛烈的陽光下也可使用大光圈,用起來方便省時。

如果大家是正在使用 R5 的影片作人,又想提升拍攝質素或效率,最好的方案可能是「買多部 C70」,R5 亦同時要 keep,要拍 Full Frame 的淺景深、8K RAW、較動態的主體可以用 R5,要拍 4K 120P、16 級動態範圍 Canon Log 2、較佳的收音、更好的操作體驗就可用 C70。兩部機加起上來,還是比全片幅的 C500 Mark II 便宜,加上可以用同一接環鏡頭,划算吧?

定價:
約 HK$42,000(淨機身)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

 

最新消息
9 小時前
今年初 Canon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CES 消費電子展展出多款概念性產品,其中一款概念產品屬為現時 RF 5.2mm F2.8L Dual Fisheye 雙魚眼鏡頭的 A...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大家等了很久的 Apple AI 功能,在眾多 Apple 產品 OS 發佈後終於面世,Apple 亦改了一個全新名字為 「Apple Intelligence」,究竟 Apple Intellig...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在今年 WWDC 2024 ,VisionOS、WatchOS、iOS、iPadOS 等都作出了更新,macOS 亦將會升級到全新 OS Sequoia,當中新增的完美連動 iPhone 功能相信是...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iPad 的出現,提供了一個跟筆電與別不同的使用方式,對於繪畫與多媒體創作者而言,是一件比筆電更直接表現創意的工具。iPadOS 18 的更新又會加入什...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Apple 亦在今日公佈了 iOS18 的更新,當中可以更方便地將 Apps 隱藏及增加 Apps 鎖定的方式,都能提高 iPhone 使用上的安全性。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Apple 在今次 WWDC 2024 亦有為 AirPods Pro 與 Apple TV+ 作出更新,變得更聰明與個人化。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Apple Watch 最大的功能除了看時間外,主要都在運動偵測與健康,在 WatchOS 11 上,這三方面的功能都有所加強。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Apple 今早凌晨舉行 WWCD 2024 開發者大會的 Keynote 發佈會,首先為大家介紹將會在今年 6 月 28 日,於國內正式發售的虛擬實景裝置 Vision Pro,將...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在剛剛舉行的 WWDC(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會議上,Apple 除了適用於 Vision Pro 耳機的 Vision OS 2 外,令人驚訝的是 Apple 提早為 ...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望穿秋水,Nikon 將會在下星期一(6 月 17 日)晚上 8 時(香港時間)發表新機,而今次 Nikon 也不再大賣關子,直接在多個社交平台表明新機就是 Z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