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肌理 (一) 舊型格調

公屋肌理 (一) 舊型格調

從1954年出現的第一型徙置大廈(俗稱七層大廈)開始,香港公共屋邨大部份都採用標準化設計,同一條屋邨起用相似的樓宇類型,加上公屋大廈體積較大,例如舊式的長型大廈每層越40個單位,一層一層向上發展,形成簡單而重複化的縱向與橫向線點,加上外牆鮮明的粉飾,重疉成密集而帶有個性的畫面。一格又一格相同的單位,複合成一幅又幅堆密填滿的「公屋牆」,如拼圖般構建賦有香港特式的建築肌理。

由50年代至70年代間落成的公共屋邨,可歸類為早期的公屋發展規劃,在這個成長期中,直接由政府規劃的屋邨類別主要可分為「徙置區」、「政府廉租屋邨」及「屋宇建設委員會屋邨」低中高三個等級,當中以供最基層入住的徙置區設計最為簡陋,而屋宇建設委員會屋邨則以優質規劃設計作招徠,吸引負擔能力較高的家庭申請入住。這種分級亦反映在大廈的外牆建築設計上,以下為50至70年代間不同類型屋邨,利用密集構圖展示早期公屋的演變。

50年代的「牆」

石硤尾邨第37座屬第一批落成的第一型徙置大廈,建於50年代,以低建築成本為前題,只有6層,設計簡單,外懸式的公共迴廊是其一大建築特色。

西環邨屬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第二條屋邨,1959年落成,優雅的建築風格直接把同期的徙置區比下去。

 

60年代的「牆」

1961年建成的蘇屋邨櫻桃樓,呈Y字型佈局,簡約的開放式走廊及弧形樓梯,加上戶戶設有大露台,絕對是當年的優質公屋。

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彩虹邨紅萼樓於1962年落成,樓齡越五十年,以明確的方格肌理築構,曾於1994至2014年間髹上經典的「彩虹」色調,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屬新型政府廉租屋設計的黃竹坑邨第2座,檔次介乎於徙置區及屋宇建設委員會屋邨之間,於1968年落成,大廈樓高20層,屬60年代樓層最多的標準設計公屋之一。

1969年落成的牛頭角下邨第9座,採用第五型徙置大廈設計,俗稱「十六層」。

 

70年代的「牆」

全港首批雙塔式大廈座落於華富邨,於1970年開始分批落成,外觀如兩個立體方形環扣著,自2001年進行外牆翻新粉飾後,每幢大廈髹上不同的鮮艷色彩。

1972年落成的葵盛東邨第12座,一直服役至2010年才拆卸,成為全港最後一幢新型政府廉租屋設計的大廈。晚期十室九空,留下一個破落荒涼的印象。

屬俗稱「第七型大廈」設計的葵盛西邨第6座,1977年建成,外牆進行石屎修補後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痕跡,予人「又舊又殘」的感覺。

1978年分批落成的大興邨,有六幢呈十字型設計的巨型大廈,低層較闊並續層向上收窄,樓高30層屬當時的最高公屋,帶領公屋設計趨向縱向發展。

 

香港高樓大廈林立,公共屋邨亦不例外,每天生活在當中的我們早已看得麻木,可是在不少外國攝影大師眼中,這種高密度填充感卻是十分有趣,構成一幅又一幅生活高牆的畫面,凸顯一種香港式的垂直壓縮感覺。

 

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kestate

© 2015  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HK ESTATE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