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淨」的古城:City of hope

dcf-travel-img-5942

走了幾天古城、小鎮後,在波蘭的首都華沙,呈現著卻是另一種面貌,一種似乎與這個背負著沉重歷史過去的國家,一種極不搭配的格調。它既不像一部西歐首都般繁華,又不像東歐首都般帶有濃烈的共產色彩(除了圖中這座「地標」,全歐洲最高建築物之一Palace of the Culture and Science),感覺就是「兩頭唔到岸」。走進主要景點的「舊城區」,我本能地很傳統遊客般心想:「嘩!咁流嘅?」眼前的景物明顯被修飾過,外牆新淨得如像主題公園的小鎮般,顏色也明顯是被配襯過。難怪許多人都說,要看古城的話,Krakow、Gdansk、Wroclaw、Poznan等小鎮更好看。

看了一些博物館、展板的介紹,很快,我便為著這個想法而覺慚愧,甚至馬上佩服波蘭人「馬死落地行」的精神。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成了最受重創的地區,先別談猶太人被屠殺的血腥歷史,首都華沙有85%地區成了廢墟,舊城區一帶更被夷為平地。為反抗納粹德軍,他們進行了革命起義卻事敗。德軍為鎮壓波蘭人,實施更強的空襲,令他們更受重創。

畢竟,這是一個背負著沉重歷史的國家,無論是被屠殺還是被空襲炸死的人不計其數,當然也別奢望有甚麼「歷史古城」看,他們全都被炸毀了。

戰後,波蘭人為盡快恢復元氣,火速進行重建及復修文物,甚至自發性地協助重修國家,短短不足十年間已開始把「廢墟」變回一個首都城市。今天看見的東西,也是他們努力保護得來的成果。他們國民上下一心的努力,更被外界視為一個「City of hope」,復甦之快,更成就了一個人類史上的好榜樣。

半年前到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很驚訝何以戰後十多年仍是滿目瘡痍,處處仍是戰爭遺痕,盡目仍有許多「子彈樓」,身為一個「首都」竟可有這樣「市容」。他們一則是國家財困、一則是政黨之間意見分歧,今天走來仍覺破破落落,不覺是個「首都城市」。對比之下,華沙今天卻找不到一絲戰爭遺痕,成了一個很有活力的現代化城市。對希望看歷史古蹟的遊客而言可能覺得舊城區「搵笨」(餐廳定價直堪西歐),但想想這國家過去所面對的包袱、國民逆境自強的精神,大抵都不應該這樣想吧?

站在繁華的「新城區」,行人的步伐之快直比香港人,這個國家加入了歐盟後,似乎亦向世界證明著自己的實力。

當亞洲各地紛紛要日本就戰爭所犯的過錯道歉,而日本又堅持死不認錯時,德國於戰後馬上認錯,世人對之的不良印象幾乎零,更別談要跟日本作比較。可是,站在這片曾是廢墟的土地上、那些猶太人曾受盡折磨的猶太人區與集中營內,認錯後那些逝去的生命、當年反抗過的無名英雄,又應被埋沒於歷史洪流中嗎?

攝於New Town @ Warsaw, Poland

「有故事的旅人」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360.days.in.australia

更多波蘭旅遊攝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