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個 婚 禮 , 一 個 葬 禮

《一 個 婚 禮 , 一 個 葬 禮》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這其實是大部份婚展商的寫照。而這個問題總不絶地在各婚展商腦海之間盤旋,在準備充足,滿有信心之下,最終敗北鎩羽而歸,滿盤皆落索,何解?這個遊戲,是怎麼攪的?我可以有點分享,從2013年頭來到終結,猶是在剛完成的12月份展會,這個情況就更明顯。弄婚展這回事,行家們總是欲欲想試,試一試自己的實力,期望打開一個發展的缺口,而有多少能如願以償?

展商進入婚展很多人就視之為一個戰場,其實我以賭場來形容才更加貼切,投入婚展作出的成本對於很多展商而高,並非等閒數目,如其說是投資,倒不如說成賭博,因為當中的影響因素實在太多,在運氣不佳的時間,素質多好,價位多便宜,實力已經不再是能計算在內的主因,而許多商家會用許多不同花招,期待出奇制勝,什麼抽獎也好,隨婚展附送十份八份禮物也好,就是要各出其謀,尋求單量,然而花招過後,還是沒甚起息。而當遇上好運的情況,這是指婚展期間沒有下雨,不是外遊季節,人流有一點保證,自己檔位的位置,檔口隔壁的組合,也有很大影響,但每每要正式到達會場才知分曉,這是因為,你不知道對手打什麼牌?用什麼的章法?變數很大,然而上述種種恰如 <賭場賭博> 多於<戰場拚搏>,愈告奮勇愈得慘烈。

另一個衍生的問題,利潤是從何而來?外行人認為婚禮事業賺得輕易,輕易只在一小撮人手裡,行內人就知道利潤其實不高,本行其實簡單易算,毛利率在百份之五十左右,一個婚展,扣除毛利以後,即把全數收入除半,扣除婚展所花成本,就是你真實所賺,假設你在幸運的情況下,單量不錯,先不要歡喜,請把餘下的數額再扣除你公司的營運開支,這才叫做毛利,實正進入口袋的數字,而不要單看賬面所得而樂透半天。當你細心算算,人工、鋪租、廣告、消耗品,這毛利是否足夠你高興。然而在遠離幸運的情況下,沒有足夠實力在婚展中操作,單量不足,就不要說前面的毛利,早就在婚展中虧本敗陣,在這個情況下我見過最愚蠢的情況,割價傾銷,懂生意的就知道這是下下之策,把已然不足的毛利率再一下子拉低,非常沒有意思,割價傾銷,下調是下下之策,我就知道,離死亡也沒有多遠。別人問我有什麼橋妙之處,不賣關子,全因市道,除非你走錯路,市道向上,人皆精英,做好自己的服務、出品,口碑才是你致勝的關鍵,沒有不被投訴的公司,只有多與少的公司,一切論壇好評,大部份也不足信,打手當道的年代,還有客人傻呼呼儘信,不求讚賞,很少投訴的公司已經是好公司。

婚展是一個策略性很重的要塞,除了計算精確外,事前部署要周詳,才有點勝機,要用上「才有點勝機」來刻劃,是稍一不慎,賠本是觸目可見的事。時有行家能達收支平衡即可喜可賀,帶點阿Q精神,總為自己找個藉口,就當打廣告的費用吧,這是有點胡扯,請回到現實當中,敢問你投資在婚展是為了什麼?不談什麼為了藝術的高尚情操,利潤根本就是骨子裡的關鍵,你願意白做的事,就根本沒有人會去阻撓這件事發生。

當展商經過婚展的洗禮過後,三兩次以後,很快就會退場,從此不見以影蹤,我只能說婚展是複雜而高難度的遊戲,雄心萬仗的行家大部份成為了炮灰,總認為自己出類拔萃,能於公海中脫穎而出,競雄爭艷,然而在我眼底下,能夠在淡如死灰的市場,留守多年的展商,是有其獨特過人之處,在沒有充份的實力時,不要貿然跳入這茫茫大海,由之吞噬,確是觸目驚心。

在 2013 年的淡靜大氣候之中,婚展形勢急劇轉變,在最盛大的 12 月展會,經我之前粗略計算,整個場地全開約有 700-800 格,肥的是主辦單位,千四、五萬的收入不費吹灰,但今年的 12 月展會,居然只能開出四份之三,那另外的四份之一約二百格商戶去了那裡?不就是早安葬在展場之外了,確是可悲,更可悲的是,場內有些空置的檔口,不是賣不出,就是付了款,等不及婚展的日子就已經關門大吉,錢財也付諸於流水。

以往主辦商諸多的限制,令作為參展的商戶無不氣概萬千,諸如強制性的出入口安排,就算展商作為客戶,以往進出仍需要繞個大圈才能出入,自家的員工忘了帶上證件,那是個頗麻煩的過程,過來人應感同身同受。主辦商不是希望展會興旺,生機處處,參展商戶才能源源不絕,取消那二十元入場費的雞毛收益,讓展會人流如鯽不更是上策?現在人死燈滅,有點同歸於燼之感,再上後來的百分之五參展加幅,就更百上加斤。

在展會中更能體會的是,中國公司的版塊開始委縮至可有可無的地步,是何等水深火熱,慶幸是香港人開始有點要求了。而小商戶經營一門業務,利潤可能比打工更差,過得去的能有三、數萬元收入,緊記他們是在經營一盤生意,客戶無不必要,不要把攝影師的糊口的收入扒光,更不屑有些網上言論,對業界人仕為何值得賺數千元一天而鄙視,婚禮這行業,是以年度算,不是在天天數著數千元銀紙而眉飛色舞的行業,這是專業技術性的行業,也請尊重。搭棚也有千三百元一天,天天工作,而攝影卻非如此,一月下來,減除成本,整體收入可能比其他工種還少。

經營之難,在市場拿單的不易,而在各公司旗下接單的工作單位如攝影師或化妝師卻常不安本份,工作態度不良卻希望推高件工,這是不可能而為之,對自己有信心的最終會選擇自立門戶,而重複上述的行情舊酒,才知市場不易,只怪市場視野短淺未能宏觀,又如何能在這洪水猛獸之地力爭一席。要是你沒有爭單奪秒的才華,就把才華留放在工作當中,安然地接單,拿單及接待客人是另一件令你喘不過氣的任務。所以在行業內基本要釐清兩種角式,拿單的是公司,接單的是人員,接單的不用羨慕拿單的數額,七除八扣以後還得左顧右盼,心理壓力可不少,很多時反過來羨慕接單的輕鬆,好好完成工作以後便了無責任。

近一、兩年行業板塊移動之速度,也令我為之震驚,觸角敏銳的商家早已變陣應對,也更容易看得出業內的操作高手存在,稍為慢一點的,就當交點學費,而資金短絀也沒板斧的,就即時淘汰離場。上年度才說這行業正在洗牌之中,來年 2014 市況稍為轉趨明朗,但怕曇花一現,進入只能續命不能活命的階段,業內人士當心地走,不然轉職也罷。如為有力感應市場之流,也當小心奕奕,三、兩次婚展的挫敗,掉以輕心,足以令你泥足深陷,掉入險境而陰溝裡翻船。怪不得一條婚紗業重鎮金巴利道,吉鋪連連,有多少大型機構相繼撤出,不結業者也只能苟延殘喘。 

行業競爭由白熱化趨向淘汰制,無論早已在逐鹿中隕落,還是能夠勉強彌留下來,整個行業影響無不深遠,人所共知的業內人手過剩問題,正確地說,是非全職執業的人仕極多,那要深究是否在全職或兼職當中衍生出機制,以減少過多的濫于充數,今天大有劣幣驅逐良幣之勢,兼職攝影師由於可在極低成本下運作,不設店,一人工作室,只花數佰架設網站即時登場,基本地址不詳,客戶在選擇之時,也要承受工作人員失場之風險,消費者委員會應該不會受理一些沒有營運執照的一人公司。原罪不在一人公司,而在非全職的層面上,那正如「白牌司機」影響「正牌司機」,「黑的司機」影響市民一樣討厭,在充滿利益的前題下,總有人願意涉獵其中,但不要因為車毀人亡出事以後來苦苦追究,非正式執業者,正如白牌車沒有營運執照,保險肯定是不包括在內,投訴也就無門。我並非全然打倒非執業者,如前述,拿單的是公司,接單的是人員,公司就必須有其一定的制約。

承言,婚禮行業之大,從業員之多,為什麼業內從沒有一個系統或體制能將之整頓條理化?不是沒有曾經,而是過於利益私人化,數年前有 WPHK 成立,我就跟當中的部份創辦者短談過,以我多年在各種社團組織的操作經驗下,透明度不高及偏向利益化的小圈子是不會成功的,然而最後失敗是令人惋惜。其一是理念不清,一個組織,必須要有非常清晰的目標,其次是組織的操作系統,你必須跟得上正規的組織架構,三是參加者的心態,我可以肯定的是,除了能夠在網站中展示自己的網站資訊以外,還有什麼?那跟投放金錢打廣告有什麼兩樣?其四,在籌辦活動時更讓籌委會意興闌珊的是,有如搖尾乞憐般痛苦,我說是的,要辦一個參與度高的活動,著實不易。一個屬於本業的工會是應該存在,為同業爭取利益也好,制定規格也好,提升社會地位也好,不能團結下來,說什麼也是涂然。

在行業的沉淪中如不受影響者,我深表讚賞,海外婚禮代理公司的盤滿缽滿,把客人送出去就如同辦旅行社一樣方便,客人也樂於享受服務,那當中包含的服務水平就視乎該公司的良心。香港人是靈活變通的,行人自有路,仍然在婚禮中飄浮茫然的,應當細心反思,我們為什麼會存在於同一個行業,是最基本我們對我們的工作還有興趣,常言道,把興趣變為工作者,大多不能為生,這也算是實話,我們只在賣藝,也沒有想過發達之事,幸好,在苦難當中,我發現整個行業的人員比較和諧,這應該是同病相憐之情。

Check for my latest work please join my Facebook  | Charles Cheung Photography Official Web

Charles Cheung 的其它文章
Hayabusa x Uber Eats Charles Cheung 就算一般非電單車發燒友,也應該知道鈴木【隼】這一部極快電單車,很可惜因為環保原因,鈴木決定不再延續這個傳奇。這次突然想為這部傳奇機車留個記念,嘗試一下製作一幅惡攪聯成 Uber Eats,用這部機車去送外賣應...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World Cup 2018 Charles Cheung 當看過英格蘭於加時飲恨準決賽後,凌晨時份,久不能眠,就想後製創作一張以世界盃為題的畫面,一小時速速完工,就為今屆列強紛紛倒下來點玩味。 (繼續閱讀)
Body Painting 人體繪畫-冷暖調和高低光的玩味 Charles Cheung 近來又誘發了一些玩味甚重的構想,所以特地找來了人體繪畫師 Wini Yue 的一起創作。 從事創作的,最怕遇上規限,當然在受僱的情況下另作別類,特別是拍攝廣告類照片,幾乎是只按著設計師原定的劇本,由攝影師拍攝... (繼續閱讀)
毛豆塔利班 Charles Cheung 作為一位從影二十年的職業攝影師,從本人的主網站中可以知道拍攝過的範疇也很廣泛,凡事新奇的也會令我躍躍欲試,有時候就希望把原有的技術水平套用在其他的攝影類別當中,也因此才有了 OnDogDog 的存在。而這次選...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頭像攝影的五官處理【Headshot Makeup Demonstration】 Charles Cheung   拍攝人像照片,攝影師最常要處理的就是臉部的修飾調整,這次我特別用比較誇張明顯的方式來示範前後對比,讓大家更容易看到兩者的分別,所以先別說重手。其實很多商業照片,特別也是經過後期的大量修飾,所... (繼續閱讀)
荷蘭風車谷 Charles Cheung 在歐洲海外婚攝當中,流行的地方也不外乎巴黎,倫敦,布拉格等,意大利也屬於比較偏少的地方,但數說到荷蘭,就更是列入為稀有性之一。 荷蘭給人聯想起的地方,大概是風車與鬱金香的組合,那是猶來以久的大眾印象... (繼續閱讀)
懷古理髮店 Charles Cheung 一家已逾五十年的理髮店,一位年紀老邁的老人家,一行【新青年電髮廳】的招牌,一個如粵語片中的真實場景。在得知這老店將要隨時代變遷而拆卸後,特意聯繫友人,經業主的同意後,得以趕在拆毀前夕進行拍攝,除了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