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mic:「1/3 價錢享受九成 D5 功力」- Nikon D500 一手試玩

文、攝:mic

Nikon D5 作為旗艦固然吸引,不過出奇地,用上 APS-C 片幅的 D500 注目度上卻不在旗艦之下!原因?當然是自 2009 年的 D300s 後,廠方一直未有頂級 DX 機出現,今次 D500 的出現就抗衡對家 2014 年底推出的 EOS 7D Mark II,新機大量引入了 D5 的規格,加上又支援 4K 拍片,實力可謂不容小看。

 

ISO 1600、f/2.2、1/400s [ Ori ]

以 APS-C 片幅來說,D500 的高感光表現可謂有相當水準,不妨看一下模特兒眼睫毛等位置,ISO 1600 下細節仍未見明顯流失。

對於頂級機,現時可能未有統一的定義,不過堅固可靠就肯定是最基本的要求。用上金屬機頂及碳纖維物料製作機身,D500 可說比想像中要更輕巧,而手感光則與 D750 有點相似,對於筆者來說,相機手柄深度適中,感覺相當貼手。用上跟旗艦 D5 相同的153 點 Multi-CAM 20K 全片幅對焦系統,D500 的對焦速度及反應當然不用懷疑,而初次試玩下,發現相機弱光 AF 感應能力亦相當不俗,就算是暗位加上低反差的主體,反應亦毫不猶疑。透過觀景器,可以看到這原本為全片幅而設的 AF 系統似乎有更好的發揮,原因是 153 點對焦感應幾乎已覆蓋整個畫面,就算是畫面的極邊緣的位置亦可照顧到,以追焦拍攝生態一類甚難預料主體走向的題材,中焦的成功率便應該增加了不少。

跟旗艦的 D5 一樣,D500 亦不設機頂閃燈,以加強機身的緊密及耐用性。
手柄設計相當貼手。
ISO、曝光補償等按鈕位於機頂最就手的位置。
拍攝模式按鈕及過片模式轉盤位於機頂另一側。
機背除了十字方向控制,亦設有 joystick,方便 AF 點選擇等控制。
觀景窗提供了 100% 的可視率。
153 點對焦幾乎全面覆蓋了整個畫面。

作為 APS-C 中的旗艦,D500 的連拍當然不失禮,跟同級 Canon 的 EOS 7D Mark II 一樣最高提供 10fps 的連拍,按下快門連拍除了震撼,發現相機機身震動其實不多,而同時觀景器的遮黑時間亦相當短。以高速 14-bit Raw 拍攝比較,D500 另一方面比同級「長氣」得多可算是優勢(200 張 vs 31 張),事關除了 SD 卡,同時又支援更高速的 XQD 作儲存,不過當然,代價是比起一般 SD 卡貴上多倍的價錢吧。

 
10fps 連拍
要享受 10fps 下連拍 200 張的快感,就必需另購高速的 XQD 卡了。

下一頁為 ISO 感光度測試及更多測試相片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正當大家為 EOS R5 Mark II 準備登場而一早鋪上紅地毯之際,Canon 似乎臨時改變「戲碼」,陣前易角,竟然殺出 EOS R1「一仔」旗艦機的開發公告,官...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春末的稻田剛剛儲滿水,不久之後便要插秧。在無風的時候,水面像片鏡,反射天空的倒影。若然在傍晚,當有小火車在稻田邊緩緩駛過,除了發出療癒的「...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Sony 今日終於在網上正式 Xperia 1 VI,香港定價維持 HK$9,699 起。官方原來將 Xperia 1 VI 規格留了一手,潛望鏡頭終於稱得上是今年最強。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世界上有不少發明本質概念是十分美好,但經過人們扭曲其使用方式或濫用,好的東西都會變差,甚至被人作道德審判。Apple 與 Google 就是為了藍牙追蹤...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國內品牌 AstrHori(岩石星)早在 2022 年已為 Sony 全片幅 E-mount 相機推出 85mm F1.8 AF 自動對焦定焦鏡,而剛剛有傳聞指品牌會在短期內發表兩鏡...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一個普通小家庭震驚地發現有人偷裝相機,並將鏡頭對正自家大門,令屋主及其家人都十分不安,很想知道裝相機的人究竟有什麼動機和目的?屋主聲稱家裡... (繼續閱讀)
1 日前
韓國車廠現代旗下的全新一代的 Kona Electric 引發了廣泛的期待。車頭的橫向貫穿 LED 燈組成為整輛車最吸引人的亮點之一,LED 頭燈和指揮燈組向兩側...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早前二月的 X Summit 發布會中,Fujifilm 曾向多達 200 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在場記者提問過在 10 款鏡頭中有哪些鏡頭是大家最希望 Fujifilm 推出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Panasonic 將會在 5 月 23 日發表新機,而這款相機將被稱為 Lumix S9,屬品牌最入門的全片幅無反相機,主打影片拍攝用途,而最令人吸引的莫過於 Lu... (繼續閱讀)
1 日前
平板電腦與個人筆電操作上通常都有一個界線,就是平板電腦主要以觸控屏幕與支援觸控筆作主要操作方式,個人筆電就會依賴觸控板、鍵盤及滑鼠作主要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