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毋須改裝!Samsung Galaxy S10e「平玩」紅外線攝影?

文:Alex

有一定攝影資歷的影友都知道,紅外線攝影最理想的玩法是先改機,拆去相機內原本用來阻隔紅外線的濾鏡,再因應個人需要,加上過濾可見光的濾鏡。羅馬尼亞攝影師 Vlad Moldovean 無意中發現手上的手機,竟然有不俗的紅外線拍攝能力(沒有經過任何改裝),於是寫下心得放到網上跟大家分享。


▲Moldovean 所使用的裝備很簡單,不計手機的話,全部配件的花費只是 HK$200 左右。

Moldovean 所使用的裝備很簡單:手機(Samsung Galaxy S10E)毋須改裝,760nm 紅外線濾鏡是初玩紅外線攝影時,透過 B&H 網店購入的平價貨。由於當時是給相機使用,因此尺寸較大(88mm),現在換到手機上,便需要添置一些轉接環。據他所講,不計手機的話,全部花費只是 25 至 30 美元左右(折合 HK$196 至 HK$235)。

Moldovean 除了發現他的手機擁有相對良好的紅外線接收能力外,還有一個大優點:能拍攝 RAW 格式相片。由於紅外線相片需要大量後製,能拍到 RAW 檔案十分有利。此外,感光度及白平衡越低越好。由於懶惰的關係的關係,Moldovean 通常不會用腳架。他發現在陽光充沛的中午拍攝,快門速度可達 1/30 秒,手持拍攝亦勉強可過關。


▲手機支援 RAW 格式很重要,因為紅外攝必需經過大量後製。圖左為手機拍攝原圖。圖右經過白平衡調整。


▲之後是調換色彩頻道。

他坦言,剛入手玩紅外線攝影時,確有機會令人感到沮喪,但之後會發現有很大的成功感。用手機拍紅外線相片,從相片質素角度出發,有人或會不接受,但他認為若只用於消閒目的及社交用途,大抵仍可接受。事實上,他覺得輕便和能夠隨身攜帶,是手機紅外線攝影的最大優點。


▲最後步驟是輕微調整飽和度和色相,再加上一些白雲便完成。

有關紅外線相片的詳細後製過程,可參閱原文。Moldovean 特別在 Instagram 設立一個紅外線攝影專頁,跟大家交流創作;其餘主題的作品則可到 InstagramFacebook個人網站觀賞。

Vlad Moldovean 其他紅外線攝影作品:

來源:PetaPixel

最新消息
37 分鐘前
Sony 今年的旗艦機 Xperia 1 VI 冒險地應用 FHD+ 解像度屏幕,雖然硬件上看似比之前 4K 解像度屏幕手機降格,但反而製造了不少話題,這「逆向」宣傳...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Laowa 的 Argus 系列鏡頭以超大光圈見稱,部分全片幅鏡更有 F0.95 入光量,而品牌剛剛宣佈將 Argus 的精髓延伸至電影鏡頭,擁有不少攝錄師夢寐以求...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MCU(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自從《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後真的接近 Endgame,後續作品大多仆直收場。今年 7 月上映的《死侍與狼人》被外界...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在早前 WWDC 中 Apple 就是先張揚了 Canon 會有一支為拍攝 Apple Vision Pro 空間影片專用的鏡頭 RF-S 7.8mm F4 STM DUAL ,但畢竟那並非 Apple 的...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HONOR 於上月底公佈的 HONOR 200 系列手機,官方宣佈於 6 月 21 日正式在香港發表。 HONOR 200 系列手機主打人像攝影,喜愛拍攝人像的用家萬勿錯過。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早幾日報導過 7Artisans(七工匠)與國內歷史悠久的相機品牌海鷗日前達成合作協議,利用 7Artisans 的優勢,銷售和推廣海鷗的鏡頭產品。有關消息言...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Tamron 剛公布了一支 50-300mm f/4.5-6.3 Di III VC VXD 的長焦距變焦鏡頭,雖然光圈偏細,但由於鏡身輕巧,價錢又抵,也引來不少朋友的注意。不過...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早在 2007 年問世的 Mitsubishi Delica D:5 原來已經推出了 17 年。雖然在 2019 年進行了一次外觀大改款並獲得好評,但這款車的底盤和動力系統早該...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轉住 VR 業務發展的 HTC,每當推出新機時都會加入 VR 元素。新機 HTC U24 Pro 亦支援 VIVE XR Elite VR 裝置,規格上亦是一部實用性高的產品。 (繼續閱讀)
1 日前
Samsung 近年的旗艦機都提供 4 年 Android 系統更新,最新的 S24 系列更提供 7 年 Android 系統更新,與 Google 親生仔 Pixel 8 系列手機,同樣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