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Sony A6100 實拍完成

文、攝:Stephen
模特兒:Cathine

今年 Sony 將不少心力放在 APS-C 片幅無反相機和鏡頭身上,不過似乎很多人都會集中將焦點於最高階的 A6600。可是,同期發表但屬入門定位的 A6100 在規格上都一樣見得人,除了操控和用料沒有 A6600 的高階機感覺之外,感光元件同為 2,400 萬像素,而且亦內置 425 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作為分享生活點滴的機種,一點也不失禮。至於這部最新入門 APS-C 片幅無反機的表現如何?小編早前曾經攜同 A6100 進行試拍。

A6100 連同電池和記憶卡重 396g,作為一部入門機感覺亦算輕盈。當然由於仍然沿用 NP-FW50 細電,機身手柄部分沒有像 A6600 般被明顯增大,手感略為單薄了一點,不過小編相信入手 A6100 的用家都是以輕裝上路的為主,他們的用機心態與 A6400 或 A6600 的有所不同。A6100 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輕巧的工程塑料為機身帶來較光滑的感覺,不過以小編試用的黑色機身就會較易在機面上留下指模或油脂,觀感一般,相信如果可以加入霧面處理有助剔除這些小問題。A6100 機頂設有閃光燈和向上翻揭觸控屏幕,有助討好自拍和拍 Vlog 一族,而機身側面亦提供 3.5mm 收音咪插孔,可以配上外置式收音咪改善收音效果。不過,A6100 亦因成本關係,只是用上 144 萬像素電子觀景器,相對主流機種的 236 萬像素 EVF,細心檢視之下,會察覺到顯示質素不夠細膩。

另外,看似 A6100 依然用上 2,400 萬像素感光元件,不過最高感光度只有 ISO 51200,不及 A6400 和 A6600 的 ISO 102400 之擴展後的感光度,更與剛新近推出的 Nikon Z50 之 ISO 204800 有明顯的差距。實拍時,A6100 在 ISO 6400 高感光度之表現也不差,在預設的雜訊抑制功能下,大致亦能夠保留不少細節之餘,也沒有很多噪點,於 ISO 12800 的畫質才大幅下滑。對焦方面仍是 Sony 無反相機的強項,實時自動追焦、「動物眼部自動對焦」及 11fps 追焦連拍在入本機上已經游刃有餘,如果你是會較常拍攝寵物的話,A6100 應該是現時市場上最平擁有動物 Eye AF 功能的相機。至於用來拍片的話,A6100 亦支援觸控追焦功能,只需在屏幕點觸主體,相機就可以自動追焦,相當適合講求便捷的入門用家使用。

樣本照片

▲ISO 100、f/10、1s、焦距:53mm(等效焦距: 79mm)、鏡頭:Sony E 18-135mm F3.5-5.6 OSS
影像的顏色十分自然,在 LED 燈作為主光源下也沒有明顯的偏色。
▲ISO 400、f/5.6、1/125s、焦距:109mm(等效焦距: 163mm)、鏡頭:Sony E 18-135mm F3.5-5.6 OSS
A6100 早已配備 Eye AF 眼部自動對焦,即使入門用家就也可時刻將焦點鎖定在靈魂之窗身上。。
▲ISO 800、f/5.6、1/320s、焦距:135mm(等效焦距: 202mm)、鏡頭:Sony E 18-135mm F3.5-5.6 OSS
改用 E 18-135mm F3.5-5.6 OSS 這支天涯鏡後,A6100 的畫質更見細膩,即使用上 ISO 800 感光度和預設雜訊消除功能亦可看到花蕊上的絕大部分的細節。
▲ISO 640、f/4.5、1/40s、焦距:24mm(等效焦距: 36mm)、鏡頭:Sony E 18-135mm F3.5-5.6 OSS
將感光度稍為提高至 ISO 640 後,影像的細緻部分很高,而且噪點不多。
▲ISO 100、f/6.3、1/320s、焦距:34mm(等效焦距: 51mm)、鏡頭:Sony E 18-135mm F3.5-5.6 OSS
A6100 機仔細細,但核心對焦系統與同期發表的 A6600 幾近同出一徹,配合 E 18-135mm F3.5-5.6 OSS 在外遊期間使用,能夠輕鬆拍下街頭上有趣的畫面。

Sony A6100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45

Sony A6100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650

建議售價:
HK$6,290(淨機身)
HK$7,290(連 16-50mm 電動變焦鏡頭)
HK$9,290(連 16-50mm 電動變焦鏡頭及 55-210mm 鏡頭)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深水埗)

最新消息
14 分鐘前
Canon 終於推出 35mm 的 L 級鏡頭 RF 35mm f/1.4L VCM,不但鏡身輕巧,更加入光圈環以滿足拍片用家需要,同時適合影相及拍片兩種用途。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繼 2020 年發表的 EOS C70 和 2022 年的 EOS R5C 後,Canon 在今日正式發表第三款 RF 接環 Cinema EOS 專業攝錄機 EOS C400,定位介乎 EOS C300 Ma...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來自韓國的 Samyang 加入 L-mount 聯盟已經接近一年,當時品牌已經表示會加大推出兼容 L-mount 的攝影鏡頭和電影鏡頭之力度,而他們首支 L-mount ...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與 Toyota、Mazda、Subaru 近日宣布合作開發新引擎不同,Nissan 高層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正處於電動化時代來臨前的過渡期,因此將不再推出新一...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甚麼是集各家之大成?或者用一個較通俗的講法:炒埋一碟?Polaroid 曾經推出的 iM1836 也許是個典型的答案。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成立了短短幾年的 Nothing,今年發展了針對低價市場的 CMF 副品牌。CMF 繼推出 Watch Pro 智能手錶 及 Buds Pro 藍牙耳機後,近日有傳將會推出智能...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電動車近年成為市場焦點,由於電動汽車內都有智能座艙晶片及記億體等硬件,所以在國內知名的產品效能基準 (Benchmark) 機構 Antutu,引入了跑分機制...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預計會於 9 月推出的 iPhone 16 Pro 系列手機,屏幕尺寸早前已經曝光。近日 iPhone 16 Pro 及 iPhone 16 Pro Max 更流出屏幕細節,當中傳聞屏幕邊框... (繼續閱讀)
1 日前
今次之旅程,拍攝日期是 2024年3月25號至3月31日, 因為櫻花比預期遲開,所以到我返香港時,日本的櫻花只是剛開始有花,所以每一天拍攝前的晚上,都... (繼續閱讀)
1 日前
「禁拍」不單出現在富士山景區,長期受過度旅遊困擾的京都近日也實施「禁拍」,期望能阻止遊客的滋擾問題繼續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