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Stephen:「連拍爽過 E-M1,獨欠防滴防塵功能!」─ Olympus PEN-F 搶先試玩!

創意轉盤玩轉色彩
PEN-F 的機身上,另一個最明顯的改動是在機身前方引入的創意轉盤的操作方式。在創意轉盤上,你可以快速控制改變相片色彩和增強相片藝術感的四大功能,分別是:(1)ART(藝術濾鏡)、(2)CRT(色彩創作工具)、(3)COLOR,Color Profile Control(彩色配置控制)及(4)MONO,Monotone Profile Control(單色配置控制)。

前兩者,ART 及 CRT 相信各位 Olympus 紛絲早就已經見慣見熟,它們分別是代表 Art Filter(藝術濾鏡)/Art Effect(藝術效果)系統,與及在 OM-D E-M1 時代始出現的色彩創作工具功能;至於後兩者的 COLOR 及 MONO 則為 PEN-F 全新引入的彩色和單色參數控制系統,為用家提供可以模擬傳統菲林色彩的調校效果。

創意轉盤將現時 Olympus 所有「玩色」的工具歸納在一起。
PEN-F 的 Art Filter 和 Art Effect 設定介面亦重新編寫,提供即時預覽之餘,亦可以在單一版面上一次過調校合適的效果。
機背新加入的控制推桿可以用來調校相片不同的 Tone Curve,在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單色配置控制)及 Color Profile Control(彩色配置控制)時最為常用。


(1)Monotone Profile Control(單色配置控制)
在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單色配置控制)模式時,用家可以調校單色相片的不同色調(如正常的黑白、又或者是偏藍或帶懷舊感覺的單色效果)、使用不同的彩濾鏡效果、高光及暗位控制(連中間色調調校)、可以為相片四角加入白色或黑色邊暈的陰影效果,與及可以改變影像粗糙感的菲林顆粒效果。Monotone Profile Control 的設定方式盡量模仿傳統攝影師玩黑白相時會調校的參數方式而設,用家亦可以實時方式在 EVF 或 LCD 上得到預覽效果。而在 PEN-F 身上,Olympus 亦為此而加入 Monotone Profile(單色配置檔)的「罐頭式」設定,其中的 Monotone Profile 2 帶有粗微粒和高對比度單色調子,官方將它稱為「經典黑白菲林效果」;而 Monotone Profile 3 就是可以模擬紅外線黑白菲林效果的「罐頭設定」。如果用家嫌「罐頭設定」不夠好的話,大可以微調 Monotone Profile 2 和 Monotone Profile 3 的參數,又或者乾脆利用 Monotone Profile 1 的位置自行創建屬於個人化的黑白相片 Tone Curve。

由 PEN-F 起,以往的高光及暗位控制 Tone Curve 調校,可以一併處理 Mid Tone 中間色調,玩法更似在 PhotoShop「拉 Curve」一樣。 菲林顆粒效果內提供 4 個設定,只可以在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 模式時才可以調校。
陰影效果(Shading Effect)可以調校不同種類和強度的邊暈,由 -5 至 +5 方式設定。

 

試玩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單色配置控制)

預設 Monotone Profile 1(單色配置檔 1)的拍攝效果

預設 Monotone Profile 2(單色配置檔 2)的拍攝效果:模擬粗微粒、高對比度黑白菲林

預設 Monotone Profile 3(單色配置檔 3)的拍攝效果:模擬紅外線黑白菲林

 

(2)Color Profile Control(彩色配置控制)
Color Profile Control(彩色配置控制)模式可說是 Olympus 原有的色彩創作工具之變奏,而且調校色彩的彈性和所涉及的參數都比較大和多。在 PEN-F 的 Color Profile Control 模式內,系統會提供一個主色盤,用家可以獨立調校色盤內的指定 12 隻顏色,而每隻顏色又可以各自微調色彩飽和度(由 -5 至 +5 之間調整,合共 11 級),用家可以根據不同的拍攝場合而設定不同的 Color Profile,並儲存在相機內。除了「校色」這一部分外,Color Profile Control 跟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 一樣,可以針對高光及暗位控制(連中間色調調校)的 Tone Curve 調校,故你想好似在 PhotoShop「拉 Curve」一樣玩「正 S」來提高對比度、「反 S」來將相片變得灰沉,甚至將 Tone Curve「向上拉」來加光中間色調(Midtone)亦得!

跟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 一樣,Olympus 亦在 PEN-F 上預留了 3 個儲存 Color Profile 設定的位置供用家選用。其中的 Color Profile 2(彩色配置檔 2)和 Color Profile 3(彩色配置檔 3)為官方的「罐頭設定」,Color Profile 2 可以提供鮮艷和深色調的色彩感覺,對比度稍高;至於 Color Profile 3 可以提供豐富的色彩和超高飽和度,對比度較 Color Profile 2 高一點,而兩個 Color Profile「罐頭設定」都是用來模擬幻燈片的拍攝效果的。

在 Color Profile Control 內,色盤上的 12 種顏色都可以獨立調校。 今次高光及暗位部分更可以調校中間色調,「玩 Curve」就自然更多花款。
預設 Color Profile 1(彩色配置檔 1)的色彩及 Tone Curve 調校方式。
預設 Color Profile 2(彩色配置檔 2)的色彩及 Tone Curve 調校方式。
預設 Color Profile 3(彩色配置檔 3)的色彩及 Tone Curve 調校方式。

 

試玩 Color Profile Control(彩色配置控制)

預設 Color Profile 1(彩色配置檔 1)的拍攝效果

預設 Color Profile 2(彩色配置檔 2)的拍攝效果:模擬幻燈片,提供鮮艷和深色調的色彩感覺

預設 Color Profile 3(彩色配置檔 3)的拍攝效果:模擬幻燈片,豐富的色彩和超高飽和度

 

靜音模式連拍喪谷 20fps
在一般機械快門模式下,PEN-F 的最高 10fps 連環快拍速度已經非常不俗,不過 Olympus 今次在 PEN-F 的靜音拍攝模式下額外加入一個名為「H+」的超高速連拍模式,讓 PEN-F 可以 2,000 萬像素作 20fps 超高速連拍,捕捉千鈞一發的時刻。不過,由於在靜音模式下,相機會改用電子快門拍攝,當拍攝移動中的主體時,影像會出現 Jello Effect 果凍效應問題,而 PEN-F 在 H+ 時的快門調校範圍為 1/16000 秒至 1/25 秒之間。

使用 20fps 的「H+」超高速連拍最大問題是會出現 Jello Effect,使高速移動的主題出現變形,解決方法是改用傳統最高 1/8000s 的機械快門,惟 PEN-F 的最高連拍速度會下降至 10fps。另一方面,PEN-F 內置的 Buffer 數目亦較以往的 Olympus 相機的多,如以 10fps 拍攝 JPEG 影像,PEN-F 可一口氣拍 250 張,反之 E-M5 IIE-M1 只可分別拍 19 張及 95 張。

ISO 500、f/2.8、1/1600s、焦距:95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H+ 模式
ISO 500、f/2.8、1/1600s、焦距:95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H+ 模式
ISO 3200、f/2.8、1/16000s、焦距:95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H+ 模式
ISO 3200、f/2.8、1/16000s、焦距:95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H+ 模式
 
「H+」超高速連拍只支援靜音拍攝,與及使用電子快門。  

 

樣本照片

ISO 200、f/4、1/2s、焦距:17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17mm f/1.8
測試相片用了 PEN-F 新功能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 1 模式拍攝,並且在相片四角加了黑色的邊暈效果,讓相片有 Tunnel Effect 的感覺。
ISO 400、f/2.8、1/13s、焦距:20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PEN-F 內置 5 軸 5 級的防震功能,有時在晚間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都能以手持方式拍到清晰的相片,享受到慢速快門為噴水池帶來動感的一面。

 

更多 Olympus PEN-F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232

Olympus PEN-F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166

 

總結:
以往不少人覺得 OM-D 系列主宰高階市場,而 PEN 機則負責中下游市場,大家各司其職。不過隨著 OM-D 系列愈來愈受歡迎,產品線由 E-M5 年代的一部,變成現時的 3 部之外,就連 PEN 機的定位亦產生微妙的變化。

據筆者向 Olympus 了解,全新的 PEN-F 在「血脈上」有別以往的 PEN 家族,甚至是被大家認為是上一代的 PEN E-P5!而在定位上更是有別過往的產品,甚至是其他 OM-D 系列相機,不然新機可乾脆直接稱為 PEN E-P6(或 PEN E-P7)吧!改叫 PEN-F,除了向舊有的半格菲林相機 PEN F 致敬外,筆者覺得「洗底」成份佔大多數,為 PEN 機往後的發展作出新的調整。

定價方面,今次 PEN-F 近 $13K 連鏡相信教不少 OM 粉絲跌了眼鏡,儘管 PEN-F 不少新功能都超越 E-M1 及 E-M5 II,就連感光元件亦換了新的,不過逾萬定價卻換來不設防滴防塵機身有點說不通吧。始終頂級功能要配頂級且可靠的機身才算匹配。

 

建議售價:HK$12,990(連 17mm f/1.8 鏡頭)

查詢:2376 2150(Olympus)

第 1 頁:介紹、樣本相片及 EVF 尺寸比較 第 2 頁:2,000 萬像素 PEN-F 對戰 1,600 萬像素 E-M5 II
第 3 頁:全新「菲林模式」玩法、更多樣本相片及總結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4 日前
今個月初 Sigma 公布第二代大三元標準變焦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以更輕巧更快為賣點示人,直接挑戰 Sony GM II 的一支。不過很快就有傳言... (繼續閱讀)
4 日前
日本 Artisan & Artist 是不少影友心目中的匠人品牌,單是多年來特別針對貴氣的 Leica 相機推出相關周邊就可知一二。隨著 Leica 的 M11 系列已經發... (繼續閱讀)
4 日前
不少相機袋品牌在推出過一兩款特別受歡迎的相機袋後,往後的「新型號」很多時就只將之前最受歡迎的款式作輕微改動就當作新款推出,對於不少本身就已... (繼續閱讀)
4 日前
手機品牌跟相機品牌合作研發手機拍攝技術,已不是新鮮的事情,HONOR 就決定另辟蹊徑跟傳奇影樓,位於巴黎的 Studio Harcourt Paris (雅顧攝影工作室... (繼續閱讀)
4 日前
離開了金庸小說中重要場景的崇聖寺(金龍寺),再走到了大理古城。 (繼續閱讀)
4 日前
2024 就快過了半年,主打拍攝的旗艦手機,大致已經在香港上市,究竟那一部香港推出的旗艦手機拍攝規格較強,今次會跟大家作規格比較。 (繼續閱讀)
5 月 28 日
來自國內江西省上饒市的 Light Lens Lab 於 2018 年成立,致力於研究、開發和製造高質素光學鏡頭及相關配件。繼在去年發表以 80 年前 50mm F2 Spee... (繼續閱讀)
5 月 28 日
攝影師有時也會遇上生死時刻。周日上演的 F1 賽車摩納哥分站賽事,紅牛車隊的佩雷斯意外撞欄,導致至少有 10 名攝影師需緊急閃避,離開護欄範圍,以... (繼續閱讀)
5 月 28 日
五月差不多來到尾聲。如果大家這個月有留意新品報導,都會發現本來預告在這個月推出的新機,差不多全部沒有兌現,即使連 C、N、S 三家大廠都「不能... (繼續閱讀)
5 月 27 日
繼 NETA AYA 之後,NETA 香港代理大昌行推出了純電 SUV NETA X,更會有標準版 Lite 和頂級版 Intelligent。至於車價亦自然為了新的「一換一」稅制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