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Fujifilm X-T4 評測︰誓奪 APS-C 皇者地位

雜訊控制輕微升級

雖然 X-T4 沒有將 X-T3 的 X-Trans CMOS 4 及 X-Processor 4 處理器升級,但以畫質來說依然是當今數一數二的 APS-C 型號。而且更有趣的是,測試時發現 X-T4 的高感光表現似乎比 X-T3 稍為進步,在 ISO 6400 甚至 ISO 12800 的設定下仍有不俗的可用性,細節沒有大幅磨走之餘嘈點數量亦可接受,以 2600 萬像素級別的 APS-C 片幅相機來說可謂難能可貴。況且 X-T4 加入了機身防震功能,用高感光度達至安全快門的需要也少了,間接也提升了低光手持拍攝的畫質。廠方稱配合適當鏡頭使用,相機的防手震能力可提升至最高達 6.5 級的 CIPA 標準。不過小編以 XF16-80mm F4 R OIS WR 鏡頭實際試用時,在 50mm 焦距 (等效 75mm) 下,最多只能用到 1/4 秒快門手持拍到清晰的相片,跟理論值的 1.5 秒快門手持拍攝仍有一定的距離。


▲ 配合 IBIS 及鏡頭防震使用,在 75mm 等效焦距下,小編最多只能用到 1/4 秒快門手持拍攝。


▲ 100% 局部放大

此外,X-T4 亦新增了一些菲林模擬效果,除了有首見於 X-Pro3 的 Classic Neg 之外,更加入了 Eterna Bleach Bypass 效果。所謂 Bleach Bypass 其實是以往的一種特殊菲林沖曬方法,刻意省略 (bypass) 了沖洗的程序,在菲林的色彩染料上留下了銀顆粒,效果就像一張彩色相片上疊加了黑白影像,增加了反差及微粒,同時又減低飽和度,呈現出別具一格的效果。


▲ f/5.6、1/400s、ISO 160
Classic Neg 底片效果


▲ f/5.6、1/900s、ISO 160
Eterna Bleach Bypass 底片效果

感光度測試

▲ ISO 80(擴展) ▲ ISO 100(擴展)
▲ ISO 125(擴展) ▲ ISO 160
▲ ISO 200 ▲ ISO 400
▲ ISO 800 ▲ ISO 1600
▲ ISO 3200 ▲ ISO 6400
▲ ISO 12800 ▲ ISO 25600
 
▲ ISO 51200  

Fujifilm X-T4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73

Fujifilm X-T4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picture=22704

總結

有些用家認為,X-T4 除了加入機身防震之外,其他地方的升級不大,而且 X-T3 升級了 firmware 後亦提升了追焦性能,如果不需要 IBIS 的話買 X-T3 似乎更划算。事實上 X-T3 的確是一部相當頂尖的相機,以推出時間來說亦還未到 fade out 的日子。不過小編認為如果你常用到拍片功能的話,那麼 X-T4 會明顯更為好用,至少 IBIS 減少了使用穩定器的需要,而且電量提升對拍攝 4K 影片來說亦得益不少,Full HD 240fps 慢鏡更是一個驚喜。現在的 X-T4 在拍攝相片及影片方面的性能及表現已經達到同級頂峰,可以挑剔的地方不多,絕對值得入選 DCFever 編輯之選。

有讚(基於測試版本,可能與正式售賣版本有所出入)︰

  • 切換至拍片模式比舊型號更方便
  • 雜訊控制比上代更為出色
  • 追焦及連拍達頂級機效能
  • 提供同級頂級 10-bit 4K 60p 拍片規格
  • 240fps 慢鏡拍攝提供不少後製空間
  • 支援 line level 音頻輸入
  • 電量明顯提升
  • 快門既靈敏又寧靜
  • 提供 UHS-II 雙插卡槽

有彈(基於測試版本,可能與正式售賣版本有所出入)︰

  • 重看時載入相片需較長時間 (在正式銷售版已無此問題)
  • 需使用垂直手柄或使用轉換線才能提供監聽耳機接口
  • 使用監聽耳機轉換線會佔用 Type-C 充電接口
  • 拍攝 4K 60p 影片時需剪裁 1.18x
  • 外形沒大變化
  • 機身防震效果未如想像中強勁 (正式銷售版表現大致接近)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 日前
Sony 新一代旗艦機 Xperia 1 VI,主打 85mm-170mm 光學遠攝潛望鏡頭,當中更提供 120mm 長焦微距拍攝模式。不過,近日有消息指,香港與台灣版本的 ...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終於推出 35mm 的 L 級鏡頭 RF35mm F1.4 L VCM,不但鏡身輕巧,更加入光圈環以滿足拍片用家需要,同時適合影相及拍片兩種用途。 (繼續閱讀)
1 日前
繼 2020 年發表的 EOS C70 和 2022 年的 EOS R5C 後,Canon 在今日正式發表第三款 RF 接環 Cinema EOS 專業攝錄機 EOS C400,定位介乎 EOS C300 Ma... (繼續閱讀)
2 日前
來自韓國的 Samyang 加入 L-mount 聯盟已經接近一年,當時品牌已經表示會加大推出兼容 L-mount 的攝影鏡頭和電影鏡頭之力度,而他們首支 L-mount ... (繼續閱讀)
2 日前
與 Toyota、Mazda、Subaru 近日宣布合作開發新引擎不同,Nissan 高層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正處於電動化時代來臨前的過渡期,因此將不再推出新一... (繼續閱讀)
2 日前
甚麼是集各家之大成?或者用一個較通俗的講法:炒埋一碟?Polaroid 曾經推出的 iM1836 也許是個典型的答案。 (繼續閱讀)
2 日前
成立了短短幾年的 Nothing,今年發展了針對低價市場的 CMF 副品牌。CMF 繼推出 Watch Pro 智能手錶 及 Buds Pro 藍牙耳機後,近日有傳將會推出智能... (繼續閱讀)
2 日前
電動車近年成為市場焦點,由於電動汽車內都有智能座艙晶片及記億體等硬件,所以在國內知名的產品效能基準 (Benchmark) 機構 Antutu,引入了跑分機制... (繼續閱讀)
2 日前
預計會於 9 月推出的 iPhone 16 Pro 系列手機,屏幕尺寸早前已經曝光。近日 iPhone 16 Pro 及 iPhone 16 Pro Max 更流出屏幕細節,當中傳聞屏幕邊框... (繼續閱讀)
2 日前
今次之旅程,拍攝日期是 2024年3月25號至3月31日, 因為櫻花比預期遲開,所以到我返香港時,日本的櫻花只是剛開始有花,所以每一天拍攝前的晚上,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