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受 1960 年超級長炮啟發!Canon 解構 RF 600mm F11 和 RF 800mm F11「針孔」之謎

文:Stephen

在今年 7 月,Canon 在發表 EOS R5 和 EOS R6 全片幅無反相機的同時,亦一併推出擁有「針孔鏡」光圈的超遠攝定焦長炮鏡頭 RF 600mm F11 IS STMRF 800mm F11 IS STM,以「輕巧 x 超望遠 x 高畫質」吸引 EOS R 系統的用家使用。不過,據有份開發上述兩支鏡頭的 Canon 職員表示,RF 600mm F11 IS STM 及 RF 800mm F11 IS STM 某程度上是有 1960 年 1 月推出的一系列超望遠 R 接環長炮的影子。

日前 Canon 的鏡頭開發團隊負責人飯塚賢吾(Kengo Iezuka)接受日本網媒 dcwatch 訪問時指出,簇新的 RF 600mm F11 IS STM 和 RF 800mm F11 IS STM 是受到六十年前推出的 R 400mm F4.5、R 600mm F5.6、R 800mm F8 和 R 1000mm F11 超望遠長炮鏡頭的啟發。Kengo Iezuka 指出當年受制於菲林的感光能力,鏡身重量大約為 2kg 的 R 400mm F4.5、R 600mm F5.6、R 800mm F8 和 R 1000mm F11 其實較今時今日的 RF 600mm F11 IS STM 及 RF 800mm F11 IS STM 更難使用,用家必須將鏡頭安裝在三腳架上,然後再透過調校接環附近的皮腔式結構來合焦,不過只有 1 組 2 片設計的 R 800mm F8 和 R 1000mm F11 在六十年前要賣 13 萬日元,如以今時今日的物價計算,價位高達 7,300 美元!幸好,Canon 全新的 RF 接環和 EOS R 相機系統為超遠攝鏡頭設計上解決了不少障礙,成功推倒「重量」、「體積」和「成本」這三座大山,令今時今日的 RF 600mm F11 IS STM 和 RF 800mm F11 IS STM 分別只有 930g 和 1,260g 重,同時亦擁有光學影像穩定功能。


▲(由上而下)R 600mm F5.6、R 800mm F8 和 R 1000mm F11 超望遠長炮在 1960 年 1 月發表,為 R-mount 的 Canon 單反菲林機設計。不過 R 接環在 1964 年末落,由 FL 接環取締;而 FL 接環就在 1971 年被 FD 接環取締。

Kengo Iezuka 指出在 EOS R 系統的 Dual Pixel CMOS AF 技術能夠允許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下作自動對焦,即使小至 F22 光圈仍可以運作,故設計團隊在開發 RF 600mm F11 IS STM 和 RF 800mm F11 IS STM 兩支新鏡時,就以接上 2x 增距器後仍可以進行自動對焦為標準。當然,Kengo Iezuka 表示在開發曾想過 F8 或 F16 這兩個固定光圈的規格:如鎖定 F8 光圈,鏡頭的體積會大幅增加;反之鎖定 F16 光圈,配上 2x 增距器就會只有 F32 光圈,影響對焦表現和實際採光拍攝的難度。至於有部分用家亦不明白為何 RF 600mm F11 IS STM 和 RF 800mm F11 IS STM 未能夠調校光圈,Kengo Iezuka 在訪問內亦作出解畫,他提到在超望遠鏡頭中,景深的控制其實並不太重要,而且控制程度亦較低,若安裝獨立的光圈控制組件,就會難免增加鏡頭的重量和成本。


▲RF 600mm F11 IS STM 和 RF 800mm F11 IS STM 十分輕巧。

另外,為何選擇 600mm 和 800mm 作為新鏡的焦距,Kengo Iezuka 提到在需要超遠攝的雀鳥拍攝場合,600mm 焦距幾乎是「標準鏡」,所以就直接推出這個焦距來應付雀鳥拍攝的需求;至於 800mm,市場過往也鮮有產品接觸得到,Kengo Iezuka 希望藉 RF 800mm F11 IS STM 帶來新的嘗試。至於在開發期間,Kengo Iezuka 透露有人曾經提出 400mm 這個焦距,不過最終沒有接納,Kengo Iezuka 覺得 400mm 焦距在一般高性能的遠攝變焦鏡頭已經觸及得到,而換著在 APS-C 片幅機身,一支 55-250mm 鏡頭已經有高達 400mm 的等效焦距,故對用家未必有很大的吸引力。


▲RF 600mm F11 IS STM 的光學結構圖


▲RF 800mm F11 IS STM 的光學結構圖,可見後半部分鏡片鋪排與 RF 600mm F11 IS STM 一樣。

除了光圈大小有助控制鏡頭體積之外,鏡頭的設計方式和用料對超遠攝鏡頭重量的控制也有很大的幫助,Kengo Iezuka 表示大家可以發現 RF 600mm F11 IS STM 和 RF 800mm F11 IS STM 的金屬零件不多,鏡身絕大部分都是由工程塑料製造,而折疊式開關機制,在 Canon 的遠攝鏡頭之中也是獨一無二的,至於折疊式設計的構思,原來是來自鏡頭設計團隊內的最年輕成員。成本控制方面,Kengo Iezuka 指出 RF 600mm F11 IS STM 和 RF 800mm F11 IS STM 是「一雞兩味」之作,兩鏡有近半的光學設計都是一樣的,以便可以實現兩支鏡頭較低的銷售價格。

來源:dcwatch

最新消息
2 日前
說起防水、防塵、耐寒、防撞和耐壓於一身的輕便相機,近年大家或許只會第一時間想到 OM Digital Solutions(OMDS)的 OM System Tough TG-7,不過... (繼續閱讀)
3 日前
Canon 公布最新的中階外置閃光燈 Speedlite EL-10,此燈輸出火力為 GN40,採用了 Canon 最新的為多功能靴,並內置 Canon 自家的 2.4GHz 無線遙控閃... (繼續閱讀)
3 日前
社交媒體近日有張「奇怪」的相片被廣傳。這張相片看似是由 2 張(有人可能覺得是更多張)相片拼湊而成,但事實是,它是一張過拍攝的實景相片。 (繼續閱讀)
3 日前
最近推出的 Apple Pencil Pro,三個新功能真的實用?口講無憑,今天我們請來上代 12.9" M2 iPad Pro 的專業用家,女紋身師 Lexi 實測,看看 Apple ... (繼續閱讀)
3 日前
還記得今年年初,Honda 發表了全新的 CR-V e:FCEV。這款車引起大家的關注,因為它結合了氫燃料電池系統與插電式充電功能。這樣特别的動力配置令 CR... (繼續閱讀)
3 日前
大家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使用 Apps,不過大家有否發覺,用來用去都是幾個 Apps?最近 Apple 公佈 2024 年度 Apple Design Awards,向大家推薦 2024 ... (繼續閱讀)
3 日前
去年底,Tamron 推出 17-50mm F4 Di III VXD(A068)全片幅鏡頭,將超廣角變焦鏡的遠攝端一下子延伸至 50mm,提供焦距上獨一無二的靈活性。Tamron ... (繼續閱讀)
4 日前
Apple 年初推出古典樂 App ﹐為 Apple Music 服務登記用戶,提供專屬的應用,收聽古典樂歌曲。由於香港管弦樂團成立 50 週年,它們正想將經典的古典... (繼續閱讀)
4 日前
Panasonic 終於發表現時最強的 Micro 4/3 相機 Lumix GH7,新機結合去年品牌最強相片機 G9 II 的精髓,再結合 GH 系列獨有的拍片 DNA,成為現時同級... (繼續閱讀)
4 日前
Honda 在 Honda e 停產之後,會不會繼續推出小型電動車呢?我們看見 Honda 在電動車領域的布局相當積極,從 0 系列和「燁」子品牌等計劃就可見一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