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6 級防震中堅:Fujifilm X-S10 測試

選單設定

▲用得 Fujifilm 相機,最吸引的當然是其菲林模擬系統,設有各式各樣經典的 Fujifilm 正片或負片。 ▲X-S10 的機械快門最高只有 1/4000 秒,想要再高一點的速度就要轉用電子快門。
▲額外加入 DIS 數碼防震後,拍片時的畫面會有 1.1x 的裁切率。 ▲拍片影像穩定功能可以有額外的提升,不過不會對畫面作出額外的裁切。
▲可以為機頂左方的 Fn 功能轉盤自定不同的功能。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不少相機廠商透過韌體更新方式為旗下產品引入 Webcam 功能,方便用家進行自拍錄播,而 X-S10 亦因而直接加入有關功能。
 ▲X-S10 在拍片時可以支援眼部自動對焦。 ▲拍片時的配套亦見仔細,就連攝錄時 On Air 的提示燈亦有不同的調校方式。 

感光度測試

▲ISO 80(擴展) ▲ISO 16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擴展)
 
▲ISO 51200(擴展)  

樣本照片

▲ISO 160、F4、1/150s、焦距:80mm(等效焦距:120mm)、相機:Fujifilm X-S10、鏡頭:Fujifilm XF 16-80mm F4 R OIS WR
X-S10 拍攝出來的膚色自然討好,沒有偏色的問題。
▲ISO 160、F7.1、1/420s、焦距:52.4mm(等效焦距:78.6mm)、相機:Fujifilm X-S10、鏡頭:Fujifilm XF 16-80mm F4 R OIS WR
光影層次感不俗。
▲ISO 2000、F7.1、1/85s、焦距:58.6mm(等效焦距:87.9mm)、相機:Fujifilm X-S10、鏡頭:Fujifilm XF 16-80mm F4 R OIS WR
用上 ISO 2000 高感光度,畫面亦十分乾淨,暗部沒有明顯的噪點。

更多 Fujifilm X-S10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758

總結:
Fujifilm X-S10 相當全面,既擁有大部分 X-T4 的功能和拍攝質素之餘,亦透過改動操控方式令相機變得平易近人,對於初次接觸 Fujifilm 無反相機的人來說會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如果作為舊有 Fujifilm 相機的升級用家,X-S10 去復古化的造型或許令您失望,不過環觀其他無反相機的廠商,他們亦一直不斷微調相機的操控方式,藉以迎合大多數人的口味,日後會否「走回頭路」,亦相信很視乎市場的反應。就機能和操控感而言,X-S10 在 Canon EOS M6 Mark IINikon Z50,以至是 Sony A6600 幾乎是無得輸的,相對 Canon 和 Nikon 系統,Fujifilm X-S10 在機身防震、拍片規格,以至是龐大而又高質素的原廠鏡頭群有明顯的優勢;如以同樣設有 5 軸防震的 Sony A6600 相比,X-S10 亦多了緊急救命用的內置閃光燈,而價位上亦有一定的差距。當然,如果要挑 Fujifilm X-S10 骨頭的話,小編個人覺得欠缺防塵防水滴配套和較低的電池續航力會是其致命傷。

有讚 有彈
  • 機身小巧,方便攜帶
  • 機械快門最高只有 1/4000 秒
  • 內置 5 軸 6 級機身防震
  • 沒有防塵防水滴和耐寒功能
  • 支援 USB 充電及供電,可以邊充邊拍
  • 相片續航力只有 325 張
  • 拍片支援 Eye AF
  • 只支援 UHS-I 格式 SD 卡
  • 側揭式多角度觸控屏幕方便取景
  • 沒有獨立的耳機插頭
  • 提供獨立的 ISO 感光度快捷鍵
 
  • 最高 20fps 非裁切追焦連拍(電子快門)
 
  • 手柄寬闊,手感不俗
 
  • 定價吸引
 

定價:
HK$7,990(淨機身)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 日前
Sony 新一代旗艦機 Xperia 1 VI,主打 85mm-170mm 光學遠攝潛望鏡頭,當中更提供 120mm 長焦微距拍攝模式。不過,近日有消息指,香港與台灣版本的 ...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終於推出 35mm 的 L 級鏡頭 RF35mm F1.4 L VCM,不但鏡身輕巧,更加入光圈環以滿足拍片用家需要,同時適合影相及拍片兩種用途。 (繼續閱讀)
1 日前
繼 2020 年發表的 EOS C70 和 2022 年的 EOS R5C 後,Canon 在今日正式發表第三款 RF 接環 Cinema EOS 專業攝錄機 EOS C400,定位介乎 EOS C300 Ma... (繼續閱讀)
2 日前
來自韓國的 Samyang 加入 L-mount 聯盟已經接近一年,當時品牌已經表示會加大推出兼容 L-mount 的攝影鏡頭和電影鏡頭之力度,而他們首支 L-mount ... (繼續閱讀)
2 日前
與 Toyota、Mazda、Subaru 近日宣布合作開發新引擎不同,Nissan 高層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正處於電動化時代來臨前的過渡期,因此將不再推出新一... (繼續閱讀)
2 日前
甚麼是集各家之大成?或者用一個較通俗的講法:炒埋一碟?Polaroid 曾經推出的 iM1836 也許是個典型的答案。 (繼續閱讀)
2 日前
成立了短短幾年的 Nothing,今年發展了針對低價市場的 CMF 副品牌。CMF 繼推出 Watch Pro 智能手錶 及 Buds Pro 藍牙耳機後,近日有傳將會推出智能... (繼續閱讀)
2 日前
電動車近年成為市場焦點,由於電動汽車內都有智能座艙晶片及記億體等硬件,所以在國內知名的產品效能基準 (Benchmark) 機構 Antutu,引入了跑分機制... (繼續閱讀)
2 日前
預計會於 9 月推出的 iPhone 16 Pro 系列手機,屏幕尺寸早前已經曝光。近日 iPhone 16 Pro 及 iPhone 16 Pro Max 更流出屏幕細節,當中傳聞屏幕邊框... (繼續閱讀)
2 日前
今次之旅程,拍攝日期是 2024年3月25號至3月31日, 因為櫻花比預期遲開,所以到我返香港時,日本的櫻花只是剛開始有花,所以每一天拍攝前的晚上,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