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Alex:「有改進,但未足夠」Panasonic S5 II 詳測

文、攝:Alex


▲Panasonic S5 II

Panasonic 在 1 月初發表 Lumix S5II,相對於在 2020 年推出的 Lumix S5,在開售價高出 HK$1,000 至 HK$18,900 之餘,改進也確有不少。除了最高支援 6K/30p 影片格式外,新機終於加入品牌首次使用的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試圖改善一直飽受詬病的自動對焦表現。究竟 S5II 能否滿足用家的期望?


▲S5II 維持 2,420 萬有效像素,採用 L 鏡頭接環。


▲S5II 機身的按鈕布局跟上代幾乎無變,外觀上最大的差異只在 EVF 部分。

上代 Lumix S5 推出時,宣傳說此機以入門級為定位,但看當初的定價(淨機身 HK$17,900)與規格,例如採用與 S1(淨機身定價 HK$22,900)相同的 2,420 萬像素感光元件;內置的五軸防震系統配合指定鏡頭,最高防震能力達 6.5 級,比 S1 再高了半級;採樣方面 S5 支援最高 4:2:2 10bit 及 200Mbps 傳輸率,而 S1 只支援最高 4:2:0 8bit 及 150Mbps 傳輸率,哪部才是入門機實在不容易劃出一條界線!只能說大家普遍都認同 S5 擁有很多好用的功能,特別在拍片方面,惟獨是自動對焦表現,由於廠方一直被指不肯加入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功能,令相機被同級對手比下去,成為了 Panasonic 無反相機的一個痛傷。


▲由於要加強散熱,S5II 機身會比上代再大一點,而更大的手柄也使握持感變得更好。


▲EVF 部分尺寸明顯加長,兩側又加入散氣孔。留意相機帶扣也換了款式。


▲f/5.6、1/500s、ISO 400、60mm
以遠攝端最大光圈拍攝,中焦位置有不錯的銳利度,成像的色調亦鮮艷自然。

終於加入相位檢測自動對焦
先不論是痛定思痛還是順應潮流,來到第二代,Lumix S5II 終於具有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功能,更將影片解像度上限提高至 6K/30p(NTSC 制式,PAL 制式為 6K/25p)。面對多一倍(相對於 4k/30p 而言)的數據,機身首要解決散熱問題。相比 S5S5II 機身整體上要比 S5 大一點,特別是 EVF 位置。由於這裡內藏散熱扇,無論長、闊、高都比上代顯著增加。廠方還在 EVF 前端底部(入氣)及左右兩側(排氣)加上「鯊魚腮型」通風口。值得一讚的是,「鯊魚腮」通風口內部仍有密封設計,仍然提供防水性能。重量方面,上代機身連 SD 卡及電池的重量為 714g,到 S5II 僅增加 26g,至 740g,拿上手感覺會比實際重量輕。


▲入氣孔隱藏在 EVF 前端低部。


▲機頂左邊的模式轉盤新增「高解析度模式」選項。EVF 的屈光度調節鈕改成半隱藏式。

▲針對散熱,相機加入了控制風扇轉速的設定。 ▲相機亦能針對機身溫度而做出相應的處理。


▲f/3.5、1/400s、ISO 400、20mm
以最大光圈,盡量靠近主體拍攝。中焦位置的銳利度感覺比遠攝端更高。雖然光圈不算大,再加上是廣角焦距,但失焦的背景也相當夢幻。

改用 HDMI 標準(Type A)插頭
前後兩代機主要差異還包括:以機械快門或電子前簾拍攝,連拍速度由上代的 7fps 提升至現在的 9fps;若改用電子快門,連拍速度則由 7 fps 大幅提高至 30fps。S5 的 RAW+JPEG 最大連拍張數約為 24 張,而 S5II 則高達 200 張,增幅相當顯著。取景器方面,S5 的電子取景器規格為 0.39 吋 0.74 倍放大率,S5II 則使用 0.5 吋 0.78 倍放大率的電子取景器。另外新機改用 HDMI 標準(Type A)插頭,相機帶扣亦換回「長扣」款式,相信都能令用家覺得相機更方便好用。不過用家要留意,插上 HDMI 線之後,機背屏幕的活動範圍會受阻,若要使用觸控功能或會有點不便。


▲視像輸出改用 HDML 標準(Type-A)插頭。


▲仍然配備兩條 SD 卡槽。


▲相機在中國製造。


▲電池容量為 2,200mAh。

▲打開相片模式下的控制選單,各項拍攝設定都一目了然。 ▲相片模式下的  Q 功能選單,主要用作調校與畫質相關的選項。

50p 影片有裁切
功能方面,上文提及 S5II 最高支援 6K/30p、4:2:0 10bit 影片解像度,傳輸率可達 200Mbps。至於相對較普及的 4K 解像度,S5II 提供 50p 4:2:2 10bit及 25pp 4:2:2 10bit 格式,兩者的傳輸率都可高達 200Mbps。不過,多個解像度的 50p 格式畫面會有裁切,實際拍攝畫面約等同 APS-C 片幅。順滑動作(50p)與闊視角(全片幅),魚與熊掌,大家自行取捨。

▲視角差異比較:4K/25p 畫面(左),4K/50p 畫面(右)。
▲最高解像度為 6K/30p、4:2:0 10bit ▲多個解像度的 50p 格式畫面會有裁切。

機身防震效果出色
除了幀速以外,拍片時開啟電子防震功能,也會令畫面被裁切,但幅度相對少得多。Panasonic 的機身防震向來有出色表現,在 S5II 上也不例外。影友如自問手夠定,其實不開電子防震相信也沒有大問題。開啟電子防震,畫面穩定度會再有提高,少量的畫面裁切絕對值得付出。

▲單靠機身防震已有理想的表現 ▲手持定點拍片還能使用「增強」防震功能。

防震功能效果比較

防震功能裁切比較

▲機身防震:off ▲機身防震:on
▲電子防震:on ▲增強影像穩定器:on

下一頁︰自動對焦、感光度及更多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5 小時前
每當提到副廠鏡,用家總會想起原廠的對應產品,想知道「平左幾多?畫質相差幾遠?」Sigma 最新推出的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 很明顯就是對應...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有點意想不到這麼快就來香港!說的是全新 smart #3 正式在港上市,而且更是 Brabus 版先行。代理還在大圍圍方商場開設 Pop-up 專店辦發布會和首展。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說到中幅很多朋友都會趨之若鶩,但畢竟價錢也是較高,可能很多朋友都以為自己只有遠觀。店長就是知道有很多一直想升級中幅機的朋友,為大家推出這... (繼續閱讀)
1 日前
S.H.Figuarts 涉獵廣泛,除了動漫作品,仲有電影角色。新作是 C-3PO 及 R2-D2 兩隻星戰孖寶,每隻幾百蚊有找,質素卻媲美 12 吋 Figure... (繼續閱讀)
1 日前
名不見經傳的 Kodak PixPro FZ55,在 4 月份的日本 BCN+R 銷售排行榜竟然問鼎第一位,佔市場份額高達 10%!同廠另外兩款輕便型 DC 包括 PixPro FZ4... (繼續閱讀)
1 日前
外界一直認為電動車的興起會加快燃油車沒落的速度。可是時至今日,我們開始看見情況出現變化,電動車強勁的需求看來只在中國大陸發生,其他國家的發... (繼續閱讀)
1 日前
之前傳聞網一直指 Sony 在這幾個月內推出的是 ZV-E10 II 這部入門級 Vlogger 相機,但後來又指該機會延期至 8 月!不過最新又有其他「消息」,甚至... (繼續閱讀)
2 日前
一張便利店與富士山的合照究竟有多大的魅力,令人覺得無論如何都要拍一張才算曾到此一遊?近期爆紅的河口湖站便利店在上周二(21 日)已豎起黑幕,...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於去年推出兩部 PS5 新版本,市場普遍都稱它們為 Slim 版本。近日 PS5 Slim 光碟版及 PS5 Slim 數位版都作減價,就連平時較少減價的 DualSense... (繼續閱讀)
2 日前
自從 Sony Xperia 1 VI 公佈及推出後,香港用家對於現時只在台灣及日本可供購買的紅色版本,都只能望門興嘆。不過大家想買的 Xperia 1 VI 的紅色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