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平買貴用:Sony A7 III 測試

對焦反應敏捷
若非是「深度遊」,有時旅行為了趕行程,即使來到著名景點,大多數亦是走馬看花式拍攝,故相機的對焦反應快、快門滯延短,就愈能夠在緊迫的時間拍到較理想的相片。在小編近 7 日 6 夜的澳洲之旅,絕大多數是使用「寬區域」或「多區域」自動對焦,自己預先調校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其餘的就交由相機自動處理。而使用「寬區域」或「多區域」自動對焦模式的好處是當切換至 AF-C 連續自動對焦時,就可以用上更多的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其中,當使用「寬區域」時,最多就可以用上畫面全數的 693 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 

選單設定

▲與 A7R III 一樣,A7 III 的 RAW + JPEG 模式已同樣支援「超精細」格式的 JPEG 影像,而非限制在壓縮率較高的「精細」JPEG。 ▲對焦設定的方式亦十分多元化,可以就單次自對對焦(AF-S)或連續自對對焦(AF-S)模式時,自定「對焦優先」、「連拍優先」或「平衡兩者」的重要性。
▲追焦的靈敏度亦可以細緻調校,而在小編試用 A7 III 的期間,都是將「靈敏度」設定在最高的「5」。 ▲相機的最高感光度可達 ISO 204800(經擴展後)
▲由於 A7 III 的連拍速度算快,故 Sony 亦在 Menu 內加入「顯示連拍群組」功能,使用家可以按需要來逐張瀏覽連拍下的相片。 ▲雙記憶卡插槽可以提供不同的儲存方式。
▲提供觸控拍攝功能,雖比上代 A7 II 有所進步,但小編仍嫌不夠全面。

感光度測試

拍攝原圖
測試條件
‧光圈:f/11
‧鏡頭:Sony FE 24-105mm F4 G OSS
‧焦距:52mm
‧Firmware 版本:V1.0

 

▼ISO 50(延伸感光度)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ISO 51200
▼ISO 102400(延伸感光度)
▼ISO 204800(延伸感光度)

短評:在預設的雜訊抑制模式下,A7 III 的抗噪表現不俗,在 ISO 12800 下能夠兼具低雜訊和高細緻度。及至用上 ISO 51200 高感光度,雜訊顆粒才明顯增加,而相片的飽和度亦略為下降,令影像的色調變得陰沉。而在 ISO 102400 或以上的擴展感光度,由截圖中已經可以看到影像因雜訊暴增而收變得粗糙,色調亦變得淤黑兼沒有層次感。

 

樣本照片

▲ISO 100、f/8、1/400s、焦距:24mm、鏡頭:Sony FE 24-105mm F4 G OSS
色彩層次感不俗。
▲ISO 250、f/5.6、1/1000s、焦距:170mm、鏡頭:Sony FE 70-300mm F4.5-5.6 G OSS
配合 FE 70-300mm G 鏡作 10fps 追焦連環快拍悉尼城市鐵路的不停站列車亦有很高的成功率。(按:相中看似「鈄出來」的車頭並非果凍現象,而是悉尼城市鐵路 T 型列車的車頭本身屬「傾斜狀」)

Sony A7 III 詳細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285

更多 Sony A7 III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461

總結:
Sony A7 III 在畫質和功能上都沒有令人失望的地方,儘管硬件操控方面已較「二代目」有明顯改善,不過改用新 Menu 系統後,Sony 機 Menu 難以駕馭的問題仍未完全解決,由 A7 II 升級的用家亦非一時三刻可以應付得到,可見 Sony 在相機介面上的設計,與用家心目中的標準尚有一段距離。雖然小編並非覺得要 Sony 相機介面全面 Canon 或 Nikon 化,但這兩大品牌仍然在專業攝影師有一定的地方,除了本身的硬件和鏡頭配套夠充裕之外,User Friendly 的介面亦是不可或缺的。如選單系統過於複雜和難以理解,只會防礙用家拍攝精彩畫面的機會。

有讚 有彈
  • 畫質出眾
  • 觸控操作未夠全面
  • 10fps 逅焦連拍成功率高
  • 只有「記憶卡插槽 1」才支援更高速的 UHS-II 記憶卡
  • 提供 Joystick 以便設定對焦點
  • 記憶卡需要「反插」較為麻煩
  • 採用旗艦機 A9 的對焦系統
  • 選單系統非常臃腫,亦不設任何操作提示
  • 電池壽命有明顯改進
  • 拍攝模時長按「刪除相片」鍵,竟可以用來啟動/關閉觸控屏幕(這點連說明書亦沒有提及)
  • RAW + JPEG 模式終於可同時記錄最高質素 JPEG 影像
 
  • 支援 USB 充電功能
 
  • 5 軸 5 級機身防震能力不俗
 

建議售價:
HK$17,490(淨機身)
HK$18,990(連 FE 28-70mm F3.5-5.6 OSS 鏡頭)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4 日前
手機品牌跟相機品牌合作研發手機拍攝技術,已不是新鮮的事情,HONOR 就決定另辟蹊徑跟傳奇影樓,位於巴黎的 Studio Harcourt Paris (雅顧攝影工作室... (繼續閱讀)
4 日前
離開了金庸小說中重要場景的崇聖寺(金龍寺),再走到了大理古城。 (繼續閱讀)
4 日前
2024 就快過了半年,主打拍攝的旗艦手機,大致已經在香港上市,究竟那一部香港推出的旗艦手機拍攝規格較強,今次會跟大家作規格比較。 (繼續閱讀)
4 日前
來自國內江西省上饒市的 Light Lens Lab 於 2018 年成立,致力於研究、開發和製造高質素光學鏡頭及相關配件。繼在去年發表以 80 年前 50mm F2 Spee... (繼續閱讀)
4 日前
攝影師有時也會遇上生死時刻。周日上演的 F1 賽車摩納哥分站賽事,紅牛車隊的佩雷斯意外撞欄,導致至少有 10 名攝影師需緊急閃避,離開護欄範圍,以... (繼續閱讀)
4 日前
五月差不多來到尾聲。如果大家這個月有留意新品報導,都會發現本來預告在這個月推出的新機,差不多全部沒有兌現,即使連 C、N、S 三家大廠都「不能... (繼續閱讀)
4 日前
繼 NETA AYA 之後,NETA 香港代理大昌行推出了純電 SUV NETA X,更會有標準版 Lite 和頂級版 Intelligent。至於車價亦自然為了新的「一換一」稅制而... (繼續閱讀)
4 日前
Sony 近日推出 Xperia 1 VI 及 Xperia 10 VI 兩款新機,當中 Xperia 1 VI 改用了比以往較低解像度的 FHD+ 屏幕,惹來不少爭議。不過,近日有傳 Sony... (繼續閱讀)
5 月 27 日
Samsung 有傳會在今年 7 月發表新一代 Galaxy Z 系列摺疊屏幕手機,當中 Samsung Galaxy Z Fold 6 將會衍生一款名為 Samsung Galaxy Z Fold 6 Slim ... (繼續閱讀)
5 月 27 日
來自國內的 Laowa 剛剛為 OOOM 電影變焦鏡頭系列增添新的成員 OOOM 14-60mm T2.9 MFT Cine,為電影製作人提供了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OOOM 14-60mm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