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夢幻大光圈,Nikon Nikkor Z 50mm f/1.2 S 詳測

文、攝:Alex
模特兒:Feing

為了使用光圈更大的鏡頭,Nikon 放棄使用了超過 60 年的 F 接環(1959 年 6 月推出),另推全新設計的 Z 接環,作為 Z 系列無反相機的機鏡連接介面。事實上,廠方亦「講得出做得到」,在 2019 年隨即推出 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如今再接再厲,推出支援自動對焦的 Nikkor Z 50mm f/1.2 S


▲Nikkor Z 50mm f/1.2 S 是 Nikon 歷史上首支 f/1.2 自動對焦鏡頭。

翻查資料,Nikon 在 1978 年曾經推出 Ai 版本的 50mm f/1.2,設有 7 片光圈葉,3 年後再推出 Ai-S 版本,有 9 片光圈葉,但兩者均為手動對焦。其後單反相機邁入自動對焦年代,但 Nikon 卻再無推出 f/1.2 或更大光圈的鏡頭。今次 Nikkor Z 50mm f/1.2 S(售價 HK$17,800)的推出,對廠方而言是個里程碑,甚具意義,亦讓用家在「實惠」的 Nikkor Z 50mm f/1.8 S(售價 HK$5,080)與「夢之鏡皇」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售價 HK$66,000)之間,找到一個中間落墨的位置。


▲Nikkor Z 50mm f/1.2 S 重 1,090g,使用起來不算輕鬆。


▲ISO 320、f/2.8、1/640s
以接近最短對焦距離拍攝,僅使用 f/2.8 光圈,清晰景深範圍大約只能覆蓋伍毫硬幣。

體形巨大、重 1,090g
單從照片即可見,Nikkor Z 50mm f/1.2 S 鏡身稍為巨型,甚至比過去單反機上的 50mm f/1.2 鏡頭還要大一截,而且鏡身明顯偏長,感覺更像中距離(如:135mm)鏡頭。根據規格,鏡頭淨長 150mm,重 1,090g,若再加上同樣巨型的遮光罩,總長度會增至約 210cm。此鏡雖未至於像 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 般要內置腳架支架,但只要手持拍攝一段時間,必然會感到手臂疲倦。


▲加上遮光罩後,感覺更像中距離(如:135mm)鏡頭。


▲ISO 400、f/3.2、1/100s
以最短對焦距離拍攝,雖然光圈「偏大」,但銳利度非常高,僅如芝麻大小的花蕊及周邊的粉末非常清晰。

鏡身表面上設有 3 個旋轉環,但最頂端的坑紋只是裝飾,既不能轉動亦無實際用途,頂多是讓手指有多一個支撐位。中間頗粗大的是對焦環,用家可在完成對焦鎖定(半按快門)後再轉動對焦環,以手動方式微調對焦點。最近機身的窄身旋轉環則用作調校光圈。無論光圈環還是對焦環,轉動時感覺非常順滑,甚至可以說阻力偏小。此設計的優點是,拍片時可以得到順滑的光圈轉變及焦點轉移的效果,用家亦毋須擔心使用時會發出無謂的聲響,影響影片的收音。不過,此設計的光圈環很容易出現「轉過龍」的情況,另外由於近機身,拍攝時很容易誤觸,意外改變光圈值。


▲最近機身的是光圈環,中間最闊大的是對焦環,近鏡頭前組的坑紋只供手指作支撐,無實際用途。


▲鏡身上只有 3 枚控制鍵:A/M 撥鍵切換手動與自動對焦,DISP 鈕顯示鏡頭操作資訊, L-Fn 鈕則可讓用家自定用途。


▲ISO 64、f/1.2、1/2,500s
典型的「左眼清,右眼矇」構圖。若以最短對焦距離拍攝(橫度構圖會只拍到頭部加一點膊頭),景深會更淺。

小型 LCD 屏幕顯示資訊
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 相同,Nikkor Z 50mm f/1.2 S 鏡身同樣採用極簡約設計,線條簡單清晰,甚至完全沒有標示與刻度,僅使用一片小小的 LCD 屏幕來顯示當前光圈、對焦距離及景深等資訊。在正常使用情況下,LCD 屏幕為關閉狀態,用家需要按下旁邊的 DISP 圓鈕,屏幕才會顯示資訊。DISP 圓鈕下面是 L-Fn 按鈕,用家可自定其功能,讓鏡頭用起來更感就手。


▲正常情況下LED 屏幕會處於關閉狀態。按一下 DISP 鈕會顯示對焦距離。


▲再多按一下 DISP 鈕會顯示當前光圈。留意光圈以 ⅓ 級遞進,因此頭段間隔非常細微,很容易因誤觸而改變光圈值。


▲遮光罩直徑比鏡頭還要大。按下近邊緣位置的按鈕,可輕易從鏡頭上鬆開遮光罩。


▲鏡頭及遮光罩均在泰國製造。


▲ISO 320、f/2.8、1/640s
只要增加一點拍攝距離及收細一點光圈,景深可以增長,成像也會更清晰,頗適合用來拍攝風景。


▲Nikkor Z 50mm f/1.2 S 光學結構圖


▲Nikkor Z 50mm f/1.2 S MTF 圖

下一頁為解像力及散景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今個月初 Sigma 公布第二代大三元標準變焦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以更輕巧更快為賣點示人,直接挑戰 Sony GM II 的一支。不過很快就有傳言...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日本 Artisan & Artist 是不少影友心目中的匠人品牌,單是多年來特別針對貴氣的 Leica 相機推出相關周邊就可知一二。隨著 Leica 的 M11 系列已經發...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不少相機袋品牌在推出過一兩款特別受歡迎的相機袋後,往後的「新型號」很多時就只將之前最受歡迎的款式作輕微改動就當作新款推出,對於不少本身就已...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手機品牌跟相機品牌合作研發手機拍攝技術,已不是新鮮的事情,HONOR 就決定另辟蹊徑跟傳奇影樓,位於巴黎的 Studio Harcourt Paris (雅顧攝影工作室...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離開了金庸小說中重要場景的崇聖寺(金龍寺),再走到了大理古城。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2024 就快過了半年,主打拍攝的旗艦手機,大致已經在香港上市,究竟那一部香港推出的旗艦手機拍攝規格較強,今次會跟大家作規格比較。 (繼續閱讀)
1 日前
來自國內江西省上饒市的 Light Lens Lab 於 2018 年成立,致力於研究、開發和製造高質素光學鏡頭及相關配件。繼在去年發表以 80 年前 50mm F2 Spee... (繼續閱讀)
1 日前
攝影師有時也會遇上生死時刻。周日上演的 F1 賽車摩納哥分站賽事,紅牛車隊的佩雷斯意外撞欄,導致至少有 10 名攝影師需緊急閃避,離開護欄範圍,以... (繼續閱讀)
1 日前
五月差不多來到尾聲。如果大家這個月有留意新品報導,都會發現本來預告在這個月推出的新機,差不多全部沒有兌現,即使連 C、N、S 三家大廠都「不能... (繼續閱讀)
1 日前
繼 NETA AYA 之後,NETA 香港代理大昌行推出了純電 SUV NETA X,更會有標準版 Lite 和頂級版 Intelligent。至於車價亦自然為了新的「一換一」稅制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