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詳測 Samyang AF 135mm f/1.8 FE 抵玩輕盈中長炮

其他實拍效果

 ▲ f/1.8、1/125s、ISO400。(按此下載原相
拍攝人像當然就是此鏡的「首要任務」,雖然焦距較長,有些朋友會認為很容易拍到模特兒樣烈較「平」,立體感不足,但其實要營造立體感,光影也是重要的一部份。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另外要一提的是筆者本身慣常會使用人眼辨識功能拍攝人像的,但今次錯誤判斷對錯另一隻眼睛的情況出現得十分頻密,如大家有相同習慣,使用時須多加留意。

▲ f/8、1/160s、ISO100。(按此下載原相
作為一支長焦鏡頭,有時用來拍攝遠一點的風景也是不錯的。只要大家願意將光圈收細一點,就可以發現此鏡的仔細度和立體感十分強,擁有此鏡的話千萬別浪費只用來拍攝人像。

▲ f/2.8、1/500s、ISO100。(按此下載原相
最近對焦距離為 0.69m,不算近也不算遠,但由於鏡頭焦距長光圈又大,不收細一點光圈,在近拍的情況下是很易造成主體銳利位置不足甚至錯誤的。不過此鏡背景濛化真的很強,在較雜亂的背景很易就可張主體和背景分離開。

操作感覺
除了影像質素,操作起來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畢竟這不但影響拍攝時的心情,有時也會影響到在一些突發的情況下能夠成功拍攝得到。鏡頭拿上手的第一感覺是頗輕,畢鏡機身也算大支,看上去不似會那麼輕,即使單手拿著相機拍攝也見輕鬆。對焦環位置達 93.4mm 直徑,後方鏡身也細不了很多,手掌不大的朋友如果要單手握著可能會覺得拿不太穩,或者要握著近接環的位置才穩陣。對焦環是電動的,預設大約需要扭動兩手的距離才可將對焦距離由最近扭至最遠,雖然使用起來不算方便,但以如此淺景深的鏡頭來說卻可讓用家更精確的對焦。轉環阻力算輕,扭動起來十分柔順。

讓筆者感到意外的是其對焦速度不快,畢竟鏡頭使用了線性摩打,讓人在這方面有點期望,因此出來效果不快,是會有點失望的。說到對焦,在試用過程中筆者亦發現配合 A7R4 機身開啟人眼追蹤對焦時,相機經常出現誤判對焦哪一邊眼睛的情況,雖然這方面理應是機身 AI 的問題,但筆者感覺似乎配合此鏡時情況特別嚴重,讓筆者亦感疑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 M1/M2 模式,預設是讓鏡身上「對焦環」改變功能變成調校光圈,但須配合在機身上設定在手動/自動對焦模式,用家可能需要一些時間理解和習慣。

▲ 鏡身夠輕,單手拍攝也不是難事

Samyang AF 135mm f/1.8 FE 實拍樣本: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picture=26417

Samyang AF 135mm f/1.8 FE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431

有讚︰
- 光學質素不俗
- 鏡身較輕
- 散景效果柔和
- 定價吸引

有彈︰
- 自動對焦速度較慢
- 鏡筒略大不易握穩
- 呼吸效應明顯

總結
光學質素上,這支 Samyang AF 135mm f/1.8 FE 的確是十分不錯的,大家可以從上面測試見到此鏡除了防眩光方面表現較一般,其他方面表現都甚佳,尤其在解像力方面。最近對焦距離為 0.69m,能造出接近 1:4 的放大率,實際拍攝時感覺頗為方便的,只是因景深關係很多時需要將光圈收得很細才行。鏡身體積雖大卻頗輕,但又沒有給用家很脆弱的感覺,這方面拿捏得不錯。整支鏡筆者較不滿的地方是對焦較慢,雖然一般拍攝人像問題不大,但始終現時用家們都習慣了大部份鏡頭的高對焦速度,使用起來感覺還是一點的。 整體只要將價錢計進去,其實是會發現此鏡還是十分抵用的。畢竟其光學質素真的非常好,手感也不錯,想用較低的成本享受強烈壓縮感和超淺景深,此鏡或許會是很不錯的選擇。

建議零售價:HK$7,099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第 4 頁
最新消息
5 月 27 日
Sony 近日推出 Xperia 1 VI 及 Xperia 10 VI 兩款新機,當中 Xperia 1 VI 改用了比以往較低解像度的 FHD+ 屏幕,惹來不少爭議。不過,近日有傳 Sony... (繼續閱讀)
5 月 27 日
Samsung 有傳會在今年 7 月發表新一代 Galaxy Z 系列摺疊屏幕手機,當中 Samsung Galaxy Z Fold 6 將會衍生一款名為 Samsung Galaxy Z Fold 6 Slim ... (繼續閱讀)
5 月 27 日
來自國內的 Laowa 剛剛為 OOOM 電影變焦鏡頭系列增添新的成員 OOOM 14-60mm T2.9 MFT Cine,為電影製作人提供了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OOOM 14-60mm ... (繼續閱讀)
5 月 26 日
一張「富士山與便利店」打卡照成為近期旅遊圈的熱話。能夠趁限期前拍到想要的照片當然令人羨慕,就算拍不到,以富士山為主題的照片還有很多拍攝的方... (繼續閱讀)
5 月 26 日
任何消費者,都應該有權自行維修產品!為了順應這股潮流,Nikon 網站也新增了一個小版面,教導用家如何自行維修產品。 (繼續閱讀)
5 月 26 日
燈光品牌 Hobolite 近年推出不少擁有復古設計的產品,而最新就有仿似無反相機造型的 Iris 便攜式 LED 燈,賣相高貴典雅,令傳統補光燈也不再枯燥乏... (繼續閱讀)
5 月 25 日
來自國內的鏡頭廠商 Thypoch 繼在去年發表 Simera 28mm F1.4 和 Simera 35mm F1.4 定焦鏡後,日前宣佈推出 Eureke 50mm F2,是品牌的第二個鏡頭系列... (繼續閱讀)
5 月 25 日
雖然 2024 年已經過了接近五個月,而 C、N、S 三家主要全片幅無反品牌在機身上暫時都是「按兵不動」,但 Canon 至少也有公布開發中的 EOS R1 多一點... (繼續閱讀)
5 月 25 日
近年復古機熱賣,單是外形出色是否就能成為盲搶原因?為何高階機總不及復古機好賣?當中到底涉及行銷手段還是實際需求?就讓都生和Brian解讀復古機... (繼續閱讀)
5 月 25 日
「鬼屋」不一定只能賣陰森恐佈,有人就覺得也可以玩浪漫。名噪一時的「高街鬼屋」由即日起舉辦光影展覽,在大樓外圍的巴洛克式遊廊加上紅、黃、紫、... (繼續閱讀)